第76章(1 / 2)

这一觉,永安帝和卓季睡得都很好。永安帝比平时晚起了半个时辰,不过卓季还在睡,永安帝也没吵醒他。朝中各衙门初五就要开始上班了,不过要过了正月二十才算正式上班。永安帝先去给太后请安,然后去各宫转了转,看看皇子皇女,最后回了奉天殿。这时候卓季还在睡着。永安帝任他睡,他去了勤文殿。坐下后,永安帝道:“张弦,去把常敬喊来。”

“是。”

常敬很快来了,不明白陛下叫他做什么。张弦来了,永安帝直接问他:“顺 配的‘大力金刚丸’可还有?”

原来陛下是问药的事儿,想到主子还在睡,而且看样子还得睡上一阵,陛下估计是急用吧。常敬立刻回道:“回陛下,主子手头大概有四个月的量,其余的都在药房。”

永安帝:“你去把那四个月的都拿过来。”

“是。”

常敬走了,永安帝:“张弦,宣林奕。”

“是!”

大年初四的中午,林奕被皇帝宣入宫。一个时辰之后,林奕出宫回府。初五一早,林奕带着表弟 刚刚被圣上亲封为把总的雷聪,离开了京城。和两人一同离开的还有林奕回京时带的那一百兵士。

林奕“失踪”了一年多,回来没两天竟然又走了!满朝文武都在关注林奕的动向,都想知道圣上到底派大将军去做了什么。永安帝让常敬取的那四个月量的“大力金刚丸”自然也是给了林奕,让林奕交一部分给林燮山,待林燮山回京后,永安帝会以宫中的名义免费提供林燮山“大力金刚丸”。对此,卓季很支持。对朝廷和国家贡献大的官员,就应该有奖励。

年初五,永安帝上朝,睡起来刚吃完饭的卓季被皇贵 喊人来叫走了。到了华阳宫,卓季才发现德贵 、明 和惜贵妃都已经在那儿等着他了。由常敬脱掉棉斗篷,卓季走到德贵 身边的椅子前坐下,明 坐在惜贵妃旁,德贵 坐在正中上首的主位上。

卓季一坐下,德贵 就说:“顺 ,宫内司的总管寺人求到本宫跟前,想请你跟百戏坊的管事说说那指尖舞和那个什么京剧。百戏坊想在陛下的天寿节为陛下献上新舞和新戏。”

卓季侧头:“常敬、小慧,你们先下去吧。”

“是。”

常敬和小慧下去了。皇贵 见状,也看了眼昌安,德贵 、明 和惜贵妃身后的贴身寺人或宫女都退了下去。屋里没外人了,卓季这才说:“尧哥,陛下今岁的长青节怕是不会过。原因,要等陛下下旨。”

其他人大惊,皇贵 还是问了:“可是国库又紧张了?”

卓季摇头:“陛下说,要我确保尧哥在三月初五前生产,陛下怕他赶不上。”

皇贵 心里一颤,德贵 :“这要如何确保?”

卓季:“二月底若尧哥没有动静,我会给尧哥准备催产针,不会对 和孩子造成影响的。”

皇贵 :“好。”没有再追问为什么。

卓季这才说:“趾尖舞和京剧,我了解的也不多,都是儿时在外偶然得见。我把我记得的写下来让常敬拿给百戏坊的管事,具体的还得他们自己琢磨。若能赶上桐哥的生辰自然最好不过。”

德贵 点点头:“这样也好。”

卓季这时候伸出一只手:“我准备做新生意了,哥哥姐姐,要不要投资?”

皇贵 第一个笑了:“说吧,要多少?”

德贵 :“你又想鼓捣什么了?你还分得出神吗?”

惜贵妃:“我能拿出两千两银子。”

明 财大气粗:“你不够的,缺多少我给你补多少。”

卓季:“鼓捣什么我先卖个关子,初期投入的银子有点多,因为肯定会大卖。不过我只负责研发,销售渠道和人手,得哥哥姐姐操心。”

德贵 :“皇贵 身子不便,贵妃要调养身子,有顺 在,贵妃怕很快也会有孕,臣侍和明 就操这个心了,如何?”这话德贵 自然问的是皇贵 。

皇贵 道:“你还要帮着顺 操心药房的事,明 无甚忙的,家中又是皇商,不如让明 操心吧。若明 那边忙不过来,你再搭把手。”

明 立刻说:“这样好。侍身这里有不明的,会找皇贵 和贵 还有贵妃娘娘请教。”

德贵 点点头:“那就交给明 吧。”

卓季很满意,有人帮他操心他自然满意了。最终,卓季从皇贵 、德贵 和惜贵妃那里一共筹集了一万两银子。惜贵妃两千两,德贵 三千两,皇贵 给凑了个整,拿了五千两。这一万两银子先放在明 那儿,等卓季这边准备好了,明 就要负责建厂、购买设备等一些列的后续工作,还需要多少银子,明 就补多少,他不差钱。

回到奉天殿,卓季喊来了常敬,对他说:“常敬,你去找百戏坊的管事,然后带他去找花满阁的管事。花满阁的哥哥姐姐们早年我曾跟他们说过芭蕾舞和京剧的事情,他们琢磨出不少来。你让百戏坊的管事请教他们。你告诉百戏坊的管事,这花满阁已经被我买下来了,里面的都是我的人。”

“奴婢知道了,奴婢这就去。”

“去吧。告诉花满阁的人,先耐心等着,不要着急,以后会有事安排他们做。”

“奴婢会告诉他们。那奴婢走了。”

“去吧。”

常敬走了。

第95章

永安帝在这一天的朝会上宣布了三件大事。封离京在外的大将军林燮山为隋国公,世袭罔替。提工部尚书史玉、兵部尚书关明辉、新任隋国公林燮山入内阁。提吴绍王南容元 入内阁。这三道圣旨一下,满朝哗然。

明宗皇帝为了杜绝皇太孙登基后有太多隐患,对朝中重臣的封赏一向谨慎。哪怕是前皇后程家,也不过是封了个一品左柱国,并无爵位。如今朝中非皇室宗亲爵位最高的就是长安侯秦家和安定侯刘家。这两家的爵位是世袭爵位,是明宗皇帝的父亲宪宗皇帝亲封的世袭国公。到了明宗皇帝,秦家和刘家的长子继承爵位,因为不是世袭罔替,所以就降成了侯爵。明宗皇帝期间杀过许多王公大臣,保留下来的爵位最高的,也就是这两家。永安帝登基后,秦家和刘家在位的爵爷还活着,还没传给长子,因此他们依然是侯爵的爵位。等到两家的长子袭爵,就要降为伯爵位了。

林家的右柱国府的门匾一直没有被取下,众人都猜测圣上可能还会继续封林燮山为右柱国。哪知,圣上直接封了林燮山一个国公,还是世袭罔替的国公位,那是绝对超品的一等爵位!

这还不算。自从内阁这个部门出现之后,就没有武将进入过内阁。圣上不仅提了林燮山为国公,竟然还让他进入内阁!而内阁的学士,什么时候轮到工部、兵部的尚书了?!六部中,通常户部尚书会入内阁。户部是钱袋子,很多事皇帝都要听听户部尚书的意见。户部尚书年庆就兼任内阁学士。兵部尚书关明辉身后有德贵 ,进内阁也算说得过去。而六部中,吏部尚书的权力最大,因为吏部尚书直接管辖着全国官员的提升、选拔。可现在,吏部尚书米万钟都还没进内阁,六部中地位倒数的史玉竟然进了内阁!

最为跌破人眼球的是,明宗皇帝在位期间刻意压制的吴绍王竟然被提到了内阁!吴绍王和献义王一直都是闲散王爷,永安帝登基后也没有重用他们的意思。他们两个人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也从未在朝政上特意表现过。可永安帝登基的第十二个年头,却毫无预兆地把吴绍王推进了内阁!这是什么用意?!

吴绍王自己听到这份宣读后都懵圈了。这太意外了!圣旨一宣读完,吴绍王就跌跌撞撞地跑到大殿中央躬身喊:“陛下!臣惶恐!臣才疏学浅、生来鲁钝,绝无法担此重任!臣有恐令陛下失望,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永安帝:“才疏学浅,就去学!生来鲁钝,就以勤补拙!尔为朕皇叔,为国郡王,当为朕分忧,为国出力!朕提尔入内阁,就是要鞭策尔,整日里莫要醉生梦死,愧对祖宗!朕用尔之时,尔也要为祖宗争口气!”

吴绍王的身体抖了下,低着头的他眨了眨眼睛,说:“陛下良苦用心,臣羞愤难当。臣自当为陛下分忧解劳,死而后已!”

“嗯,就是要有这样的胆气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