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 / 2)

永安帝低头,吻住了卓季。

子时,宫禁,翔福宫的宫门却打开了。永安帝从里面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众宫人。永安帝没有坐肩舆,步行回了奉天殿。翔福宫的宫人们一直目送圣上一行人走远了,才关闭了宫门。永安帝回到奉天殿后,转身深深看了眼身后走在张弦身边的“寺人”,对方朝他微微躬身行礼后,和另外三位宫人离开了奉天殿。

坐在寝宫的龙床上,永安帝了无睡意。张弦和冯喜低着头站在一边。过了许久,张弦不得不出声:“万岁,夜深了。”

永安帝:“顺 这时候已经出宫了吧?”

张弦:“ 该是已经出宫了。”

永安帝:“朕自在西三院发现他,还是第一次与他分开。”

张弦不明白:“万岁……您为何,要答应 ?胡医首、韦医令、柏医令跟在 身边三年,医术愈发精湛,奴婢以为,不是非要 亲自跑一趟才成。”

永安帝模棱两可地说了一句:“这是一次机会。”

什么机会他没解释,张弦也不敢多问。

卓季带着刘皓月、常敬和原秀出宫后直接去了隋国公府。天刚亮,一辆马车停在了国公府门外,史玉从马车上下来,急匆匆跑上台阶,拍门。

卓季带着人住在国公府的内宅后院,此时的他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出发了。苍术生命在旦夕,所以这一路都必须快马奔袭。卓季护卫队的15人,加上火器营和特种营的40人,一共55人一路护送他南下。当卓季走到前厅时,很惊讶地看着史玉。史玉没有喊“ ”,林燮山对跟着 一同进来的儿子说:“恒远,科学研究院设计的新型马车,大司空一大早送过来了,还有两位匠人。路途遥远,你就护送医者坐那新型马车前去吧。”

林奕:“是!”行礼,“大司空辛苦了。”

卓季对着史玉笑,史玉却是勉强笑笑,对林燮山说:“时辰不早,下官也要去内阁了,下官先行一步。”

林燮山点点头,史玉看着 欲言又止,卓季:“大司空慢走。”

史玉哑着嗓子说:“您,身子为重。”

“大司空也是。”

史玉红着眼角走了。

这个时候还早,路上还没多少人,多是早起的普通百姓。卓季坐上史玉匆匆送来的四轮马车,心道:【这算不算工部提前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原本,史玉是想把这份“礼物”留在 生辰那天拿出来的。现下, 要前往广南,史玉昨天得知圣上下旨说 “突发”旧疾,他就明白了圣上的意思。当即,史玉就赶去了科学研究院,要求研究院的匠师务必在今早之前把四轮马车调试好。

为了不引人注意,林燮山没有送 出府。只是在 离开后,林燮山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广南的事太紧急,昨日急奏送到,今日 就离京了。林燮山清楚,若只是厉风, 还不必亲自前往。只是苍术生那边事先为何一点征兆都没有?

第204章 这算什么简陋

卓季秘密出宫了,当天早朝,永安帝连下数道圣旨。原本要返回北谷的潘北谷帅3000精兵前往广南,一旦苍术生无力回天,由潘北谷暂时接手苍南军,苍南军绝对不能乱。

军医药研究院和太医署向广南地区联合发布了一份“厉风”防疫指南。这份指南一发出,军医药研究院的股价暴涨。俣国这个庞然大物在帝王的诏令和各部官员的协同下快速运转了起来。

四轮马车的速度快,也稳,不怎么会骑马的卓季着实松了口气。要骑马奔袭到广南,他就得让林奕或秦忠义带着他,可以说,史玉的这辆马车送的很及时。马车里可以坐四个人,车窗是玻璃的,还有帘子,由两匹高头大马拉着,充斥着几分“未来”的气息。卓季、常敬和原秀坐在车内,刘皓月负责赶车。为了保证一路上马车行使的通畅,有两位科学院马车制作的匠师跟随。这辆四轮马车用的是橡胶轮胎,路上如果轮胎破了,匠师也可以修补。

郸阳宫,明 急红了眼,德贵 劝他:“陛下与顺 间的事儿,你不能只看陛下的旨意。桃夭阁奉命制作肥皂,你先别管顺 是不是真的病了,先赶紧督促着把肥皂的事做好。”

明 :“顺 若不是病了,陛下何以会派人把翔福宫围了起来?”

德贵 :“这指不定又是陛下和顺 之间谋划什么呢。你没看太后娘娘和皇贵 一点都不急?若顺 真有什么事儿,太后和皇贵 不会如现在这般无动于衷。顺 的事我早就跟你说过,除非陛下下旨把他打入了冷宫,不然,不管陛下如何对他,你我都不要参合。”

明 擦着眼泪:“我担心顺 。”

德贵 压低声音:“南粤那边似乎出事了。”

明 一个怔楞。

德贵 :“做好陛下交代的差事,旁的别多问。”

明 深吸了两口气,擦干眼泪匆匆走了。

奉天殿,秦王送上他这阵子和顺母父一起整理出来的航海图。对于顺母父的“旧疾”,秦王是知道的。

“父皇,从登州至裴班的航线顺母父已教导儿臣绘制完毕。儿臣愚钝,余下的海图,儿臣无法独自完成,需得顺母父回宫后才可继续绘制。”

永安帝看着新绘制出的航海图表情淡淡地说:“你跟着你顺母父学习的时间短,能做到这一步已是很不错。做人不可骄傲自满,但亦不能妄自菲薄。你顺母父是非常人,你不要和他比,就是父皇都比不过他。但同龄人中,你堪当‘秦王’之责。”

“儿臣谢父皇夸赞。”

被夸的秦王很高兴,但他知道父皇因为顺母父出京的事情心情郁郁,他也就没表现出来。心里,秦王也十分担心顺母父此次南下的安危。

永安帝看着自己又年长一岁的皇长子,心中感慨良多。自从秦王和齐王时常跟在卓季身边以来 尤其是秦王 这两位皇子的身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秦王快10岁了,永安帝不清楚普通百姓家10岁的孩子在做什么,他这位不满10岁的皇长子跟在卓季身边学习绘制海图,学习他国语言,学习科学……

曾经因为身子不好而有些内向的辰 ,现在不仅大方,而且十分的自信。虽说还年幼,但已有了沉稳的气质。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他的一个个皇子在卓季的影响下会成长为怎样的龙子。

永安帝:“你虽年幼,但你是秦王,是皇长子,身上的担子势必要比你的弟弟们重。海事司筹备妥当之后,你要经常过去看看,父皇也会让他们把海事司的奏疏抄一份与你,不懂的地方你记下来,多问你顺母父。”

“是!父皇!”

秦王并没有因为父皇给了他一份如此的殊荣而沾沾自喜。相反,秦王很着急。他的年纪还是太小,懂得还是太少,顺母父腹中的学识,他现在能学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

秦王走了,永安帝身体向后靠,抬手揉上额角,张弦见状赶忙过去:“万岁……”

永安帝放下手,张弦抬手给万岁揉额角,低声道:“万岁, 知道您如此,会担心的。”

永安帝:“朕即便不去他宫里过夜,但他总归是在宫中,朕还不至于会惦记他。这次他一走,朕却是夜不能寐。你说,朕现在下旨让他回来,可来得及?”

张弦吐了口气,说:“万岁, 心意已决,万岁您即便是下旨, 怕也不会听的。事关万岁、事关俣国的事儿, 总是,任性的。”

永安帝也长长地吐了口气。

张弦:“只是有一事,奴婢不解。”

永安帝睁开眼睛。

张弦:“何等恶疾,会令苍将军突然就危在旦夕了?之前却是半点消息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