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燮山:“那就远一点,只要我的坟头能看到帝陵就成。”
史玉话锋一转:“我也想,可就怕陛下会不答应。”
林燮山:“陛下不答应,我就在奉天殿前跪着。”
史玉笑骂:“你这个为老不尊的。堂堂的隋国公,何时变成市井老翁了。”
林燮山淡笑道:“你我本都是该走在先皇前头的,讲不讲脸面,先皇也看不到了。” ,也看不到了……
史玉脸上的笑淡去,眼角突然就红了。他抹了下眼角,声音变得沙哑:“我想不通啊。你我都是该走在先皇前头的,怎么就……”他更想不通的是,先皇如何能狠心地让 殉葬。 ,又怎么能舍得宁王殿下和宇王殿下,就追随先皇而去了。
林燮山:“俣国能有今日,先皇英明神武。若非 让先皇退位,先皇只会更劳心劳力。平宁伯过世那天, 曾对我说过,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摆脱不了的宿命。那时, 说,若他不在了,他希望身边的人都不要哀伤。我当时还说 定会长命百岁。现在想来…… 那时候就做好了会随先皇一起走的决心了。也或者,这是 与先皇的约定。”
史玉不能理解:“先皇为何要跟 做这样的约定?先皇难道不爱 吗?若爱,又岂会舍得让 追随而去。遗诏上,可是清楚写了,要 ‘一人’殉葬!”
每每想到此事,史玉就心如刀绞,无法释怀。
林燮山却不能说他的猜测,只道:“先皇与 之间的感情,不是我等能肆意揣测的。我现在就希望,先皇能给我托个梦,告诉我他和 现在怎么样了,两人在‘那边’可好。”
史玉的眼角又红了。
清晨火车的汽笛声再一次打破车站的宁静。皇家列车号缓缓停下,父皇和母后仙逝后返回西州的宁王南容宝柠带着伴侣与儿子、弟弟还有几个特别的人回来祭拜父皇、母后。宫里的马车已经等候多时。宁王南容宝柠和南容恪一辆车。先皇仙逝后被康靖帝册封为宇王的南容西俣和堂兄南容澈一辆车。宇王和南容澈都是一身的西州部落装扮,裹着一件厚厚的狼皮皮裘。
马车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街道上挂着白灯笼或黑 ,南容西俣(天宝)和南容澈的心情也十分的低落,特别是南容澈。看了一会儿,他眼睛里就有了泪。
天宝:“哥,你昨晚一晚上都没睡,再哭就伤眼睛了。你本来就近视,再近视下去就要戴眼镜了。”
南容澈拿出手帕擦眼泪,说:“我难过。”
天宝拍拍他:“我知道你难过,我也很难过。但你真的不能再哭了,你现在看东西已经模糊了。”
南容澈忍下伤心,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马车直接驶入宫中,停在了奉天殿外。康靖帝亲自出来迎接终于归来的弟弟。齐王、晋王、楚王都已经在了。
自从太上皇与顺太后过世后,齐王、晋王和楚王就一直留在京城陪伴伤心欲绝的德太侍、惜太妃和明太侍。顺太后殉葬,明太侍一病不起,宁王陪了他月余,明太侍才转危为安。坚持到太上皇和顺太后出殡、入皇陵,明太侍就搬去了太皇太后留下的佛堂。年初,明太侍又病了,康靖帝和皇后出面,把明太侍从佛堂里请出来,楚王接了母父去楚王府居住。
太上皇和顺太后离世后,德太侍也搬去了齐王府,惜太妃搬去了晋王府,只有嘉太后还留在宫中。武陵王南容辰极被康靖帝下旨召回,赐封为武王,留京辅佐。武王已经先行出发前往皇陵。圣帝与圣后忌日的前一天,康靖帝会带着诸位长辈和子嗣们前往帝陵。
宁王从车上下来,康靖帝率先迈步走过去。宁王脚步加速,来到大哥面前跪下:“弟万臻叩见王兄。”
“快起来。”
拽起弟弟,康靖帝抱住他:“瘦了。”
宁王回抱王兄:“大哥也瘦了。”
康靖帝放开弟弟,齐王上前,宁王抱住齐王:“二哥。”
齐王:“你可算回来了。”
宁王:“海上风暴的时间久了些,一路上我就怕赶不上,好在赶上了。”
宁王与诸位兄长拥抱,康靖帝抱了抱侄子:“天宝越发长大了。”
南容西俣要行礼,被康靖帝拦住。南容澈跪下,行礼:“儿臣叩见父皇。”
康靖帝:“起来吧。”
“谢父皇。”
南容澈站起来,又一一向几位皇叔行礼,然后就安静地站在了西俣的身后。
宁王回来了,在奉天殿坐了会儿,和皇兄们说了说话,他就马上带着儿子去见嘉太后。嘉太后的精神不大好,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不过看到宁王,嘉太后很是高兴。自从太上皇和卓季离开后,嘉太后就觉得宫中冷清了许多。
宁王入宫不久,德太侍、明太侍和惜太后也进宫了。看着脸上有了几分笑容的母父,康靖帝、齐王、晋王、楚王心里都很酸涩。父皇和顺母父一走,也带走了宫中老人家的笑容。宁王回宫的当晚,跟着儿子移居海外的昭太侍、淳太侍等先皇的妃侍们也跟着儿子们回来了。圣帝、圣后的忌日,诸位王爷是势必得回来祭拜的。
见到宁王,昭太侍和淳太侍的脸上也多了许多的笑容。所有人中,从圣帝和圣后离世的悲伤中走出来最快的也就只有宁王。
进宫的几位老人家,晚上就留在了宫里。有三年没有这么聚在一起过了,老人家的心里也是久久无法平静。
隔日清晨,天刚亮没多久,肩舆停在翔福宫的宫门口,明太侍扶着宫人的手从肩舆上下来。又有人过来了,明太侍回头,笑了。
嘉太后和德太侍一前一后从马车上下来,都是白发苍苍的老 哥儿了,站在翔福宫的宫门前,却似乎回到了昨日。
明太侍抬头,重新看向门上的那副由先皇题字的“翔福宫”匾额,声音略哑地说:“睡不着,想过来瞧瞧顺 。”说到这里,明太侍自己笑了,“又说错了,是太后,瞧瞧顺太后。”
嘉太后:“莫说你,就是我都常常说成是‘顺 ’,几十年,习惯了。他自己也一直不习惯旁人喊他太后 。”
嘉太后、明太侍和德太侍都笑了。
宫人敲开翔福宫的宫门,三位老人家走进翔福宫。翔福宫的主人已经离去,宫里却不见萧瑟,一看就知道是每日有人打理、收整的。又有人来到了翔福宫,三人回头,是同样早起过来的惜太妃。
第294章 番外十一 康靖帝(十一)
太上皇遗诏,顺太后殉葬。同时,太上皇和顺太后的私人物品全部陪葬。太上皇的私产中,事关国家的,都留给了康靖帝,其余的一半留给了爱子宁王,剩下的一半分给了齐王这些儿子们,和太子以及诸位世子,其余的孙子、孙女、 孙就没有了。
顺太后是没有私产的。太上皇退位,顺太后就把灼远商行和幸福农场全部交了出去。顺太后追随太上皇而去,宁王拿出顺太后的遗诏 一个留给康靖帝的带锁的盒子和一把钥匙。对康靖帝这一代的皇子来说,顺太后留给他们的最宝贵的遗产就是知识与眼界,就是这个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他们可以在俣国之外拥有一片让他们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天地。这是比任何的财富都宝贵的东西。
皇后、齐王妃和宁王一起整理的顺太后的遗物。顺太后没有房产、田产,没有金银存款,没有商铺庄园。他的遗物中除了他自己和太上皇的画作,最多的是各种药瓶、手术工具、医疗用品。顺太后一生所写的著作有的已经交付出去使用,有的不知去向。但想到顺太后留给康靖帝的那一把钥匙,皇后几人也猜到那些著作都去了哪。
整理顺太后以他的身份来说少得可怜的遗物,皇后和齐王妃泣不成声,只有宁王强忍泪水,把母父(爸爸)的遗物一一收好。
太皇太后送给顺太后的手串,顺太后在给康靖帝的信中已经说明,除了一条蜜蜡手串,其余的都留下来作为皇室重宝。顺太后全部带走的首饰,只有太上皇给的。康靖帝做主,从太皇太后留给顺太后的手串中再拿出两条陪葬,其余的留在宫中。
翔福宫内原本的书画、瓷器和古董,仍旧留在翔福宫中。康靖帝了解顺母父。顺母父在世时对这些东西并不上心。康靖帝下旨,翔福宫中不送去陪葬的物品永远留在翔福宫,任何人不得动用,违令者斩。就是皇后,都不能私拿翔福宫中的物品。
嘉太后、德太侍、明太侍和惜太妃眼中满是思念地抚摸翔福宫内的物品。仿佛昨日,他们还在与卓季商量造纸厂、商量药局、商量灼远商行的事情。明太侍的眼泪滑下,扶着他的嬷嬷急忙给他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