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1 / 2)

清和 来自远方 1891 字 15天前

燕王是员悍将,举世皆知的猛人。论兵法战略,除了随太祖高皇帝征战天下的开国武将,无人能出其右。魏国公徐辉祖算一个,可他的用兵之道与朱棣完全是两个概念。

徐辉祖擅长正面进攻,燕王却更喜欢进攻侧翼。势均力敌的打一场和背后下手,燕王往往选择后者。

通过对燕王的研究,盛庸总结出,在战场上,朱棣对十分乐于玩偷袭。

上行下效,燕军将领自然积极向他靠拢。

抢劫军粮,游骑骚扰,抢完就撤,打完就跑,燕军的这些业务都是相当熟练。

藩王又如何?谁规定藩王就必须光明正大?

想到这里,盛庸开始担心,燕军迟迟不发动进攻,莫非又想玩阴招?

一整天,南军上下都在焦急与等待中渡过。燕军大营始终静悄悄,不见任何动静。

终于,盛庸也等不住了,派出手下骑兵前往燕军大营一探究竟。到底是怎么回事,总要看个明白。

骑兵出发,乌龟壳似的战阵依旧。

一刻等不到消息,盛庸便一刻也不敢放松。

万一燕军埋伏在附近,等着战阵出现破绽发动进攻怎么办?虽然可能性不大,也不得不防。

前去探查消息的骑兵迟迟未归,盛庸心中更加焦躁,不得不派出第二股骑兵。

“主帅,莫非是燕逆见形势不利,连夜北逃?”

都指挥庄得的话,也代表了部分南军将领的想法。

盛庸摇摇头,这不是燕王的作风。

见主帅摇头,庄得干笑两声,不再开口。

良久,第二波骑兵仍是未归。盛庸咬咬牙,手一挥,派人再探!

几次派出骑兵,均是有来无回,众人心中打鼓,莫非真有埋伏?

终于,骑兵离开的方向腾起了烟尘,不等松口气,盛庸立刻拧起了眉头,情况不对!

从战袄与头盔来看,来的并不是南军骑兵,而是燕军!而且全都是蒙古骑兵,朱棣花钱雇佣的外援。

“结阵!”

不用盛庸下令,将士们立刻打起了精神。

盾牌立起,火铳弓弩齐备,只要燕军骑兵进入射程,定叫他们知道厉害。

马蹄声如奔雷,南军将士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恰如在陷阱旁等候的猎手一般。

奇怪的是,百米之外,燕军骑兵突然拉住了缰绳,从背上取下硬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