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1 / 2)

蜜蜜就是他一手补起来的。

陈玉凤不信命,不信自家甜甜是个小傻妞,想让她的成绩也好起来。

张松涛深吸了口气,论起婚姻,人们当然不希望解体,希望彼此能磨合好。

送孩子回老家是齐彩铃的建议,她顾不上照顾俩娃。

但于私心里,她不愿意孩子在酒楼吃饭,于是跟张松涛说放假了就送回老家去,让他们跟爷爷奶奶好好呆一呆,哄老人开心,也减轻张松涛的负担。

最近眼看过年,齐彩铃当然在忙生意,张松涛也忙,但他特别思念俩娃,想说说吧,找不到人,没想到愿意跟他聊聊俩儿子的,居然是陈玉凤。

他一直以为陈玉凤和俩娃只是吃顿饭的关系。

没想到人家主动提,说要免伙食费。

说不感动是假的。

一月16块,他又不是掏不起,难得有个人真心记挂他的娃,他特别开心。

他说:“等放假我就去接,接他们回来。”

“二娃有点晕车,你记得提前买两片晕车药,上车前两小时给他吃。”陈玉凤又说。

张松涛深深点头:“好。”

这个世界上,人们唯一愿意真诚感激的,就是愿意对自己孩子好的人。

走到半路,该分开了,张松涛突然看到李嘉德一件白羽绒服,正准备去酒楼,于是说:“那位港商最近去你们酒楼挺多,我隐约听说一些……”

“说他在追我妈?”陈玉凤笑了一下,坦然说:“在追,但我妈不接受。”

军区内部的人都好奇,现在雇的军嫂多,消息也传得快。

这给了陈玉凤便利,不需要四处辟谣。

“社会开放了,港人跟咱们行事风格不一样,所谓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让新鲜的,新潮的风气涌进来,打破咱们曾经的陈规旧俗,对不对?”张松涛说。

陈玉凤说:“对。”

“有些人觉得挺不可思议,但在我看来,新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这是个好的时代。”张松涛说着,走了。

陈玉凤也就骑着三轮车回家了。

其实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齐彩铃的念叨,她对目前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完全搞不明白。

陈玉凤改变了也就算了,王果果和徐勇义会结婚,她想不到。

周雅芳就一乡下女人,被知青抛弃的小镇老太,她怎么可能被港商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