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漠国行人着急去北都城,天刚蒙蒙亮就动身出发。赵颢无需亲自护送,当天就率军折返,比属官预期的早上许多,并未让信使等候多久。
“公子玄的书信?”
抵达驻地,刚刚回到府内,赵颢就得府令禀报,郅玄派人送来书信。
想起两人之前的约定,赵颢心中有所猜测,换下一身长袍,就命人将信使带来。
信使不是第一次到赵地,也不是第一次见公子颢。可在对方面前,还是会不自觉绷紧神经。
公子颢面如冠玉,却活脱脱一具杀神。
越是熟悉战场和杀戮的人,越会看得清楚。正如面对猛兽,出于生存的本能,不自觉就会生出警惕,哪怕对方没有分毫敌意。
无视信使的紧张,赵颢打开竹简,细看其中内容。渐渐地,嘴角牵起一丝弧度。
“公子玄可命你带话?”放下竹简,赵颢开口问道。
“回公子,并无。”信使答道。
赵颢点点头,没再多问,从案旁取来空白的竹简和刀笔,当场写下回信。
在信中,他同意在随地会面,对会面时间也无异议。
从郅玄的信中,赵颢能够看出他对此次会面的重视和诚意。十分意外地,因北都城生出的烦躁竟一扫而空。
想起公子瑫府上的种种,赵颢愈发觉得自己当初接下神鸟佩是明智之举。
书信写完,赵颢亲自动手封存,当面交给信使,并派人携带一筐浆果和一斛珍珠同行。
珍珠是家臣敬上,颗颗有指腹大小,颜色粉白,十分难得。
浆果是赵地独有,滋味甜美,果期却不长,每年临近秋末成熟,初冬蔓枝就会枯萎,果实也会腐烂,变得无法入口。
会猎归来途中,赵颢同郅玄宴饮,意外发现郅玄喜甜。这次收到书信,突然间想起这件事,当即命人挑选采摘,和珍珠一同送往郅地。
信使策马扬鞭日夜兼程,仅用了去时三分之二的时间,就带着赵颢的书信和礼物回到郅地。
郅玄对回信内容并不意外,看到送来的珍珠和浆果,却表现出几分惊讶。
珍珠就算了,毕竟他也给赵颢送过玉。
浆果是什么意思?
看着洗净之后散发出香甜气息的果子,郅玄陷入深深思索,脑子里莫名飘出一句话:一骑红尘妃子笑。
打住!
郅玄用力捏了一下额角,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不就是礼尚往来,赵颢能送,他也能做到!
当天下午,公子玄率人奔赴药田,当着巫医和桑医的面,对他们辛勤劳作的成果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打劫。最后留下两头羊,带着战利品扬长而去。
巫医瞠目结舌,满脸不可置信。
桑医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想开点,习惯就好。”
他从西都城开始就被郅玄打劫,如今终于有人来和他作伴,不用再独自憋屈,甚好。
第五十二章
随地本为随国都城,毁于战乱之中,迄今已有百年。
岁月轮转,历经风霜雪雨,昔日繁华的城池已成断壁残垣。倒塌的建筑埋于荒草之中,爬满藤蔓的夯土墙横亘数里,远远望去,同起伏的丘陵无异。
百年间,除了走兽飞鸟,废墟附近罕有人烟。曾有逃犯到过这里,结果遭到狼群袭击无一生还。
自那时起,关于随地的传言不胫而走。
畏惧传言,再无人迁移至此。人王照顾随侯后裔,也没将此处再封给他们,而是另外划出一片土地作为他们的封地。
年复一年,随地日渐荒凉,原本的田地都被野草覆盖。长出野粟和野麦也无人收割,全都落进了野兽的肚子里。
这日,荒凉许久的随地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两队甲士前后脚抵达,各自率领百名庶人和推着大车的奴隶,在随地中驻扎下来。
甲士们全副武装,对彼此存有戒备,却无更大敌意。
双方相隔百米扎营,抓紧清理地上的枯草和石子,用最快的速度扎下帐篷,建起营盘,同时在营盘周围立起栅栏。
由黑甲甲士率领的队伍明显更快一些。
原因很简单,干活的人数量相当,使用的工具却是天差地别,效率自然不同。
黑甲甲士来自郅地,率领的庶人和奴隶都曾参与新城建设,携带的都是改造后的工具,干起活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营盘扎下后,庶人和奴隶都没有休息,而是分成不同的队伍,一部分留在营内挖掘地灶,另一部分携带捕猎工具外出。
在来时的路上,他们发现了一群鹿,还有不少兔子在草丛中飞蹿。
庶人们禀报过甲士,决定带人去猎鹿和野兔加餐。若是收获足够多,还能充做接下来几天的口粮,可以节省不少粟米。
甲长调出两伍甲士负责途中安全,庶人和奴隶准备好工具和绳子,移开栅栏出营,向鹿群出没的地点飞奔而去。
相比之下,另一座营盘的搭建速度就慢了许多。
来自赵地的甲士眼看着双方一起动手,自己一方的进度远远落后,不免怀疑地看向搭建营盘的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