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2)

“什么?”

“烧炕。”沈砚山道,“这算什么大事?我们冬天都烧炕,屋子里暖和得很。你们江西冬天这么湿寒,居然不烧炕,真是很奇怪。”

司露微:“……”

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怎么烧炕?

她听说过,却从未想过。江西的冬天,屋子里比外面冷,但没有炕这种东西的。

沈砚山说到做到,果然派了人去找匠人来砌炕。

副官听了,愣了半晌:“团座,砌什么?”

这副官也是江西人。

沈砚山道:“火炕。”

说罢,他骑马走了。

他一走,副官发了片刻的呆,心想这是什么鬼?他去找了几家泥瓦匠。

泥瓦匠都没听说过谁家有如此要求,纷纷问:“火炕要怎么砌?像做灶台那样吗?这我没本事。”

副官恨道:“随便砌啊!”

“不会,怎么随便砌?”泥瓦匠们胆战心惊的推脱,“军爷,您就是杀了我,我也砌不了啊。”

副官唉声叹气回家了。

傍晚时候,沈砚山回来,副官要死要活讲述了一番。

沈砚山倒也不恼,道:“我明日自己来!多大点事!”

第51章 做炕

沈砚山说要给司露微弄个火炕,第二天就操持了起来。

他叫人去采办了青石板、青砖,又挖了点黄土。

火炕这东西,做起来很简单,只需要砌个火墙、竖个烟囱,再堆个炕灶、炕床。他幼时随着自家军队换营地,亲眼见过大兵们垒炕。

怎么做他知道,但泥瓦活他不熟。

副官还是给他请了三个泥瓦匠。

沈砚山亲自指挥,不过半天,就在司露微房间靠窗的位置,做好了一张大炕。

司大庄进来瞧热闹:“这玩意儿稀奇!”

活做完了,副官们把房间的地面也打扫干净了,司露微的房间原本就很大很空旷,多了这么一张炕也不拥挤,反而显得紧凑。

她看了又看,指着旁边的炕灶:“从这里烧火?”

“对。晚上可以放一锅水,用炭火慢慢烤着,早起洗脸也够了。”沈砚山道。

司露微道:“那现在就试试吧?”

司大庄也道:“试试!”

石嫂也很好奇,去厨房搬了木炭进来,把炕灶烧了起来。

炕灶上放了一口大锅,不煮点什么怪可惜的,司露微就让厨房拿些花生,打算做一锅盐水煮花生。

石嫂帮忙铺好了被褥。

司大庄脱了鞋就爬上去:“什么时候暖和?”

沈砚山道:“下午不出去了,咱们打马吊。”

厨房有张小矮桌,被搬过来做了炕桌,司露微让石嫂也凑数,四个人果然坐到了新炕上打马吊。

司露微身上盖了件薄被。

约莫半个小时后,火炕的热气透到了上面,司大庄摸了摸炕面上的被褥:“真暖和!五哥,你们北方人会享受。”

沈砚山也好奇,这么简单的事,怎么他们南边人不用?

一个小时后,沈砚山就明白了。

石嫂先热得不行,额头都见了汗:“团座,我去厨房忙了,你们自己打。”

司大庄也撑不住:“这么热,怎么睡觉啊?跟蒸包子似的。”

他也下炕跑了。

沈砚山顿时了然。

江西冬天的气温,能结冰也就那么几天,其余时候湿冷归湿冷,并没有到零下温度。

五六度、七八度的气温是常态,烧炕太热了。

沈砚山这些日子,一直也没觉得睡觉冷,是司露微太怕寒。

她这个问题,还是要从身体上调理,而不能只用炕,治标不治本。

“炕的用处不大。”沈砚山知错能改,“要不我明天叫人拆了?”

“我觉得挺好!”司露微不肯起身,“我可以下午的时候烧水,这样晚上咱们有热水洗澡。我睡觉的时候也是很暖,不会特别热。”

沈砚山点点头:“你喜欢,也就不算我白费了功夫。”

司露微又说了句“喜欢”。

她高兴的时候,虽然不笑,神色却是舒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