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这话说的,让钟悦民有了十足的距离感。
“我爸妈都不在家,我一个人回去也不方便。”
没等钟悦民问出口,她便主动解释道:“现在一个月也回不来一次,我觉得住在饭店更合适一些。”
“哦,原来是这样啊。”
钟悦民神情有些失落地点点头,说道:“确实不大方便,太远了。”
“主要是大院那边,”周小白说到这里顿了顿,看着他扯了扯嘴角,道:“你应该懂我的意思,就是太……”
“熟人太多了,对吧?”
钟悦民笑了笑,说道:“有的时候我也烦那些好事的邻居们。”
“理解万岁——”
周小白点点头,算是认可了他刚刚的猜测。
“我爸妈在外地忙工作,我一个人在家他们也不放心。”
“冒昧地问一句啊,”等在前面的张海洋突然回头,好奇地问道:“小白你也赚钱了,对吧,咋没见你买车呢?”
“我又用不着汽车——”
周小白很是坦然地说道:“再说了,我拿的是工资,可没有你们赚的多。”
“你猜我信不信?”
李援朝回过头笑着说道:“我猜你是攒钱,准备自己买房子吧?”
“买房子?”
张海洋和钟悦民听见这话都愣了一下,齐齐地看向了周小白。
周小白倒也没否认,随意地说道:“看看再说吧,没确切打算呢。”
“别土老帽了,买房子算什么难事。”
看着两人还是惊讶的模样,李援朝笑了两人一句,随后解释道:“你们要是想买就来找我,谈好了卖家剩下的手续我来帮你们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京城老百姓想要买卖房屋那是很困难的,但对于李援朝这样出身的人来说,还真就算不上啥困难的事。
张海洋和钟悦民惊讶的是周小白要自己买房子这件事。
一来是钱绝对需要不少,二来是他们没想到房子还需要自己买。
“自立嘛,总得有个自立的样。”
李援朝甩了甩手里的车钥匙,说道:“等我买完了车,我也买套房子搬出来住。”
“哎,小白,到时候求你帮忙啊!”
“求我帮什么忙?”
周小白瞅了他一眼,道:“我手里可没有房子卖给你。”
“谁要买你的房子了——”
李援朝挑了挑眉毛,一步跨上了摩托车,笑着说道:“我可听说了啊,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工人新村住宅开始施工了。”
“太大的哥们也不为难你,给整个四五十平米的就成,我知道你有门路!”
他点了点周小白,说完便蹬着了摩托车,给张海洋和钟悦民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
周小白看着李援朝的背影撇了撇嘴角,又看了两个舔狗微微一笑,道了声再见。
看着她的身影转回院里,两人的目光僵持了好一会儿。
再对视的时候,气氛突然变得微妙了起来。
-----------------
“电视机一天能产多少?”
李怀德磕了磕铅笔,看向了程开元问道:“跟销售那边定指标了吗?”
“额,产能的话——”
程开元名义上是主管生产和设计的副主任,现在三产实际上也给到了他。
虽然现在问的是远在钢城电子电器厂的业务,但也属于他的管理范畴。
只是程开元刚刚接手这些业务,尤其是电子厂刚刚实现量产,他对数据掌握的情况不是很充分。
在老李提问过后,支吾了好一会儿都没找到文件的具体位置。
李怀德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目光扫向了李学武这边。
李学武却是没有抬起头看他,而是专注地做着笔记,好像没听见似的。
这个时候他是不好发言的,甭看老李把目光投向他了。
你要说更信任他,更期待他的回答,李学武是不信的。
他更认为这是老李的一种挑拨离间。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让程开元下不来台,否则真要被记仇了。
“四百三十台,现在的产能是四百三十台,”终于找到数据了的程开元也是有些尴尬,重复强调了一句,又补充道:“这是昨天统计上来的数据,还在涨。”
“主要是受工人对生产线和操作设备的熟悉程度影响,我们预估日产能在两个月以后稳定在六百台左右。”
“销售指标怎么划分的?”
老李显然是对他不满意的,但也不会表现在管委会会议上。
毕竟是自己选出来的人,就算是捏着鼻子也得认了。
当他又问了一次,程开元这才看着文件上的数据介绍道:“三比七这个比例,产能的百分之七十要做外贸指标。”
“这个工作前期是我负责的。”
李学武这会儿抬起头,主动接过话茬解释道:“主要是考虑在生产区间内,尽快消耗掉技术潜能,减轻补偿债务压力。”
让程开元红红脸,出出汗,这会儿他接过话头只会让对方松一口气。
虽然不至于说感激,但也不会怨恨。
程开元看了李学武这边一眼,又看向了李怀德,汇报道:“跟销售处这边我们定的是每周一配货,毕竟是电器嘛。”
“嗯,如果按600台的产能算。”
老李点点头,看着他说道:“配给给国内市场的就是……180台,每天?”
“对,是每天,每周不到一千三百台的指标配额。”
程开元点点头,看向景玉农说道:“这个配额应该是能够初步满足贸易管理中心的市场需要了。”
“我对配额的比例没有意见。”
景玉农见他说给自己,便开口对李怀德说道:“充分发挥生产潜能,争取更多的对外贸易利润,我很赞成这一点。”
“关于内贸,也就是贸易管理中心负责的电器销售业务。”
她看了看手里的资料,说道:“家用电器的销售还是以长期稳定为主。”
“所以在销售定价上,我们也是比对了目前市场上的电视价格为参照。”
景玉农抽出一份调查表放在了桌子上供管委会班子几人参阅。
“津门通讯广播电视厂生产的京城牌14寸电视机售价685元,我们就看这个。”
别觉得津门的厂家生产了一款叫京城牌的产品就很意外,豫省还有一款方便面叫京城牌呢。
(自己查,好像叫南街村)
景玉农敲了敲桌子,看向李怀德汇报道:“生产管理处报上来的成本是77元,销售处报上来的售价是385元。”
“我们研究了一下,最终售价定在了499元。”
唰——
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学武这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研究了一下?
你是跟李学武一起研究的吧?
只看这种定价技巧,完全是李学武的风格嘛!
李学武面对众人的目光,表情上没有任何变化,淡定地听景副主任讲话。
你管我们在哪研究的呢!
“提高售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景玉农也发现了大家的目光变化,但依旧保持着汇报的语速和态度。
“首先,我们的电视机不愁卖,目前市场上的表现,电视机依旧是紧俏货。”
她看了李学武一眼,这种先调查市场再下结论的工作方法,还是从他那学来的。
别问,问就是在办公室学的!
“其次,我们要充分照顾到计划经济市场,不能影响市场,引起波动。”
“嗯,这两点我理解,”李怀德点点头,看着她说道:“我们做电器的核心目标不是初期的国内市场,眼光要长远。”
这话还是特么李学武说的,敢情老李也是现学现卖。
那天在床上……在办公室,李学武就说过这样的话。
景玉农心里这么想着,但看向老李的目光并没有鄙夷和瞧不起。
谁不知道李主任对业务狗屁不懂。
“我们也做了一些保护措施。”
景玉农汇报道:“目前红星电器主要有两个渠道供应国内市场。”
“一个是贸易管理中心,通过内部福利、联合单位、办事处等进行销售。”
她摊了摊手,道:“另一个渠道便是合作的经销单位,主要是为了削减目标影响,开展更多的营销手段。”
关于经销单位部分景玉农说的很含糊,众人没太听懂,但也没有主动问。
红星厂的产品有一部分是计划经济,有一份则是市场经济产物。
而电子电器恰恰就是市场经济产物,红星厂销售这些商品是拿不回票证的。
就算收回来票证也没有用,没有计划生产指标,这些票证捏在手里废纸一张。
“除了电视机以外,投放到国内市场的还有冰箱、洗衣机、收音机、电风扇。”
景玉农抬起头,看着李怀德说道:“其他所有电器全部供应外贸市场。”
“没问题,这些就足够了。”
李怀德看着手里的材料点点头,问道:“各地办事处的情况如何?”
“截止目前,津门贸易管理中心共掌握十八个重点城市安置的办事处。”
景玉农汇报道:“其中京城、钢城、津门、营城、边疆、越州为去年设置。”
“吉城、奉城、常山、绿城、长安、衢州为今年五月份设置。”
她翻了翻手里的材料,继续说道:“九月份设置了冰城、羊城、锦城、林城、泉城、春城六处。”
“目前,贸易管理中心已经在全国布局了营销网络,下一步将依照重点城市营销网络,展开点对点的供销调配。”
……
-----------------
“工人新村的房子可以买卖?”
景玉农端起茶杯看了李学武一眼,对方正在同栗海洋交代笔记的事。
李怀德皱着眉头打量了一眼杯子里的咖啡,闻了闻,谨慎地尝了一口。
“不好喝是吧?呵呵——”
景玉农的注意力被他的愁眉苦脸吸引了过来,轻笑着逗了一句。
李怀德咂么咂么嘴,不由得也是笑了起来,道:“有点难喝啊——”
“领导,我给您换一杯茶。”
栗海洋从李学武这边拿到笔记本,赶紧去伺候了李怀德。
李怀德却是摆了摆手,道:“行了,糟践东西,喝什么不一样啊。”
李学武却是笑着给栗海洋摆了摆手,示意他泡茶去。
“我也喝不惯这玩意儿,得的那一罐叫我送人了。”
“唉,老思想了,喝不惯洋玩意。”
李怀德叹了一口气,目光盯着杯子里的中药汤,感慨道:“外国人不喝茶吗?”
“呵呵,也喝茶,就是喝不起。”
李学武笑着说道:“最开始茶叶是珍贵的商品,后来贸易线路打通了,茶叶的价格下来了,却有了更便宜的咖啡豆。”
他弹了弹手边的咖啡罐说道:“这玩意儿在咱们这算洋玩意,齁贵,在国外便宜的很。”
“真是这样吗?”
李怀德接过栗海洋端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点点头,说道:“还是茶水好喝。”
端着咖啡的景玉农瞥了李学武一眼,嘴角一扯,心道是这人胡说八道的时候一点愧疚心都没有吗?
把老李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怎么一点都看不出他像是扯淡的样呢?
“住宅区那边怎么想的?”
她又问了一遍,提醒道:“销售那边给我提交了一份报告,是关于房屋的。”
“此销售非彼销售,您搞混了。”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茶杯,看了老李一眼,对方还在琢磨咖啡与茶呢。
“工人新村的住宅项目主要是面向职工进行置换发售的。”
他看着景玉农解释道:“这里说的是永久居住权的置换和发售,非租非配。”
小主,
“咱们厂需要更多的城市内用地,用于后期的运用,所以需要刺激工人新村住宅申购工作。”
“当然了,目的还是充分保障厂内职工的居住权利和福利。”
李学武回头对李怀德汇报道:“计划是拿出百分之十五的房屋用以指标外套现。”
“也就是目标性建筑回本。”
他又回过头对景玉农说道:“这百分之十五的房屋出售给城市内居民,能够大大地缓解目前项目的建筑成本。”
“也算是对职工购房优惠力度的一种补充手段吧。”
“从哪薅的就补哪,对吧?”
景玉农瞅了他一眼,说道:“这百分之十五的指标是可控的对吧?”
“还是以内部购房为主要手段。”
李学武点点头,解释道:“这么点指标撒出去,都不够让人寒碜的。”
“送给z先生的礼物有回信了。”
李怀德好像没有听见两人的讨论似的,品了好一会的咖啡和茶,这会儿从抽屉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了李学武。
李学武从他手里接过,又递给了最远处的景玉农,请她先看。
“是机关管理局给出的回信?”
他看向李怀德,笑着问道:“杜主任很高兴吧?”
“他高兴不高兴的,并不重要。”
李怀德矜持地笑了笑,说道:“咱们厂这一次可算是露脸了。”
“确实,这是z先生的亲笔回信。”
景玉农将文字不多的信件看了好几遍,这才不舍得递给了李学武。
李学武接过来看了看,文字的大概意思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