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些小皇帝不能同任何人道明的心思,萧宁都看出来了,这不就出主意帮小皇帝解决了?
小皇帝在考虑这桩事的可行性。
清河是公主,想让世族女入宫作为伴读,所谓伴读,也能作为进宫接受皇家教育的。
世族各有各的教导之法不假,若能得他人姓氏倾囊相授,亦是幸事。
小皇帝放出话去,多少人会猜测其中的深意?想到了,这群人就会考虑,究竟要如何?
诚如萧宁所言,皇后的人选一日未定下,有意问鼎中宫的人家,必不会吝啬送女儿进宫顶着公主伴读的名头。
有心让女儿多学些本事,又可以借此机会瞧瞧能不能问鼎中宫,一举两得的事,有心人会错过吗?
于小皇帝而言,皇后的人选关系重大,绝对不能贸然定下。
选得一个一心之人,之后如何行事,那就是小皇帝能做的决定了。
“此计不错。”小皇帝越想越是觉得可行,那就不想了,实施吧。
萧宁听着崇拜地眨眨眼睛,“陛下果断。”
当皇帝的,能当机立断,不容易。
小皇帝打量的目光再次落在萧宁的身上,其实真是在想,萧宁这小脑袋瓜子,藏有多少事儿呢?
显然想弄清楚不容易,小皇帝也不急于一时。
不过,等萧宁抱了好几本书出宫,小皇帝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好像,一开始他是准备竖起萧宁当靶子的,想把韩家的主意力全都集中在萧家,现在要是选好几个世族女进宫作为清河的伴读,萧宁依然能是靶子?
可是,就这会儿的功夫,小皇帝和三公九卿们已经商量了这事,基本上都同意了。
一个公主嘛,从前得不得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
皇帝要利用她,那是另有所图,皇后之位,多少人存了心思,大概他们更清楚。
自然,要抑制韩家的人,不在少数。
萧钤听完皇帝的主意,没来得及跟皇帝商量,不太适合总让清河公主召他那孙女进宫的话,都不用说了。
想起今天萧宁进宫时的样儿,不让萧家成为群起攻之的对象,这话他们说过,具体的解决办法,萧宁说了。
萧钤要达到这个目的,确实也是有方向的。这不是没来得及做吗?
不用做事情就解决了,萧钤想到一个可能,着实不知该喜该忧。
然而,不等最后定下谁家的娘子进宫成为清河公主的伴读,随着小皇帝透露出要给清河准备几个伴读的意思放出去,韩太后立刻以寂寞为由,宣了两个韩家的娘子进宫,每一个都和小皇帝年纪相仿。
得,朝廷上明白,小皇帝有他的小算盘,韩太后依然坚持她的想法。皇后之位,韩家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