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2)

“好。”最给萧宁脸的人,萧宁又怎么会视若不见,露出了笑容,应着一声的好。

“我也想跟小娘子一道往雍州去。”一个年迈的老者站了出来,激动无比地开口。

没有人知道,他们被人欺压,不被人尊重的感觉有多难堪;没有人知道,哪怕他们辛苦劳作一年,终究连一家的温饱都不能保证的心酸的悲痛;没有人知道,背井离乡,舍弃了原本的家,游离失所,看不到的希望的日子有多绝望。

有些事,是他们不愿意回忆的。而一但遇上愿意给他们一丝希望的人,他们比谁都更迫切的想要牢牢捉住。

“我们也想随小娘子一道去雍州。”

从来没有人说过,永不会舍弃他们的话;从来也没有人说过,跟着她,她会尽所能的让他们吃饭穿暖。

或许会有人说,这些不过都是巧言令色,骗人的话,骗的就是他们这些脑子不够灵光的百姓。

可是,这世上有多少人愿意骗他们?

那些连骗都不愿意骗他们的人,难道他们该送上门,求人收留吗?

雍州或许凶险,这天下,何处不凶险。

纵无兵祸,亦有天灾人祸,萧宁早先就告诉过他们,将来到了雍州,种田地之所收,相互是□□,还是他们拿六,萧宁他们取四。

这样的宽厚,满天下哪里去?

而且,在没有到达雍州之前,现在萧宁让他们吃饱饭了啊!这一点不足以证明萧宁是个可信任的人吗?

“我们都愿意随小娘子往雍州去。”一个接一个的人举起了手,激动地向萧宁表示,他们都是愿意跟萧宁一起去雍州的。

不是每一个人都贪得无厌,忘恩负义的。

萧宁一直都觉得,百姓本质上是最好满足的人。

他们要的无非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能够吃饭穿暖,一家平安。

若是连这样最基本的愿意都无法达到,便怪不得他们犯上作乱。

这些年,大兴朝的起义少了吗?

不少的。

正是因为如此,萧宁才会削尖脑袋的帮亲爹攒粮攒人,怕的就是将来有一天,天下大乱,多存着点,底牌也就更多一些,便能在乱世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下,几乎大半的人都举起手,表明要追随萧宁一道回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