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报信的人奉上一份竹简,“冀州唐氏送来竹简。”
萧宁乐了,“当真是聪明人。”
夸的是谁自不必多言,必是唐师无疑。
这时候的萧宁一招手,自有人奉了竹简上来。
萧宁伸手接过,打开一览,萧宁再次乐了,“诸位瞧瞧。”
萧宁的心情可见的好,叫人不由跟着心情也变好。
一个接一个的看完,脸色都缓和了。
“如何?”萧宁等人都瞧完了,这才张口问起,一众人对视一眼,明鉴问:“依小娘子所见,谁人更可信?”
萧宁毫不犹豫地道:“自然是唐公。”
明鉴道:“冀州情况未明,是否该缓一缓?”
其实明鉴更担心这其中有诈。
“何畏之有?谋划冀州之人不知凡几。他们谋得,我们自也谋得。”萧宁显然已经做好决定,许原道:“毕竟宋氏上门求亲。”
“既为居心叵测之人,需对其手下留情?”萧宁显得诧异,难以相信身边的人如此仁厚。
许原闭上嘴,明鉴不动声色的扫过,似在无声地问:你怎么认为萧宁在意旁人的眼光。
萧讯忍了再忍,终是没能忍住,“上门求亲落得一个被将士诛杀的下场,一回也就罢了,再有两回,往后......”
话到嘴边,萧讯终是咽了回来,总不能问萧宁还要不要嫁吧?就算问了,有用吗?
一群人默默地齐齐在心里补充,萧宁不以为然地道:“为了嫁人,不顾雍州?既如是,你我何必在此谋划,将雍州双手奉上就是。”
得,算是明白了,萧宁心中唯有雍州。
也是,聪明人都懂得,若是雍州不宁,他们能安享太平?
既有所得,当有所舍,岂能事事齐全。
“伯父,曹根来使交给你了。明先生,你随我一道走一趟?”萧宁就算琐事交给萧讯,调兵遣将的事她要跟着去,也得派个人跟着萧讯,免得他坏事儿。
萧讯和明鉴对视一眼,明鉴乐意地道:“唯。”
掂量自身和曹根对上,有多少可能赢。萧讯从未有机会和对方正面对上,想了想曹根的凶悍,算了,不说大话,让人一起可分担风险。
“将唐公送信的消息告诉那位刘先生。”萧宁待人颇是客气,皆称一声先生。既是先生,也是待客有礼。
不约而同,都抬眼瞧着萧宁,萧宁道:“不让他知道,如何能让冀州内的人知晓。他们若不知,怎么让他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