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个梁州刺史和萧宁相比,谁都知道纵然再得萧宁信任,绝不可能如萧宁一般,行事便宜。
“刺史有礼。”无论心中有多少想法,这一刻的尹山都不可能将心中那一份不信任暴露出来。
南宫致远听着尹山的话,何尝不明白,尹山定在衡量他和萧宁间的差距。
话,说得再漂亮都是没有用的,须得将事情做得漂亮,才有转寰的余地。
“头人既然来了,正好,让代刺史与秋公同你们再确定修渠开荒之事宜。”萧宁何尝不明白,想要帮南宫致远赢得尹山对他的信任,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那就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来。
闻萧宁之言,尹山并不反对,伸手道:“请。”
愿意听便是给南宫致远机会,无论是萧宁或是南宫致远都明白。
“请。”萧宁客气相请,纵然是不说话的那个人,同样以礼相待之。
尹山有了第一回 入梁州见萧宁,再来第二回,第三回,再无忧心。
萧宁若是有意取他性命,就凭手中黑衣玄甲的武力值,易如反掌,可是,萧宁从无动手之意。
若说之前尹山忧心,萧宁爽快借粮定有所图,事到如今,萧宁所图为何,早已明了。
为安梁州百姓,萧宁可助山民,如此心怀百姓之人,何须一而再,再而三的与他算计?
人家有那份算计他的时间,早已准备不少事宜,这一点,尹山看得分明。
萧宁请人入内,上水酒,更以美味招待。但比起之前萧宁亲自上前与尹山讲解,这一回萧宁居于之后,且由南宫致远出面。
期间多有争论,无论是尹山也罢,一直不作声的郎君,亦或是尹依,都对其中之事提出问题,南宫致远皆应对如流。
纵然尹山怒气外放,南宫致远依然不卑不亢,温和地劝说,尹依确实是一个极看脸的人,观至于此,最后都说不出为难人的话。
待双方不再言语,萧宁含笑而问,“头人以为,我这代刺史可否?”
“上佳。”无论尹山如何的挑衅,南宫致远由始至终不见慌乱,且从善如流。对于修渠之事,南宫致远同样了如指掌,比起萧宁对诸事的了解,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