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宁在扬州想看自家父亲的戏,甚是以为此时面对子嗣单薄的问题,萧谌迟迟不肯登基,定有人提出疑惑。他们内部有问题,外部何尝没有。
败于萧氏之手,损失惨重的曹根,借皇帝之陵寝得以拦下萧氏攻势,眼下,他们观雍州有异,不趁机操作,乱雍州,岂不是傻。
果然,入冬后,雍州接二连三传来一阵阵流言,皆道萧谌是无后之人,因而自问无法传继江山,更无颜称帝一统天下,是以至今不称帝。
流言愈演愈烈,一时间各州传遍。
如此一来,流言四起,人心异动,雍州本就不太平,偏在这个时候,萧谌丢出公开选官一事。言及眼下各州空缺,大兴皇帝不在,可选暂代之人。
所谓暂代之人,那是对尚未正式登基的萧谌而言,一个缓冲。
所谓的代并非代,而是真正掌权之人,这个道理,一群人都明白。
比起所谓的子嗣之事,如今萧谌大权在握,兵强马壮之人,天下再无人与之争锋,且其擅用于人,颇得民心。
值于此,萧谌既提出当众选官,这等从未发生过的事,何尝不令人期待。
“凡以有能者,可造福百姓,为天下安者,皆可报名。所谓取才,不仅以德,而以能。”
萧谌让人公布的选官之公文,便是如此写的。
随后有人大声问:“不识字的可否?”
此问落下,引得一旁同样看热闹的人哄然大笑,“不识字也能当官,这是什么话?”
无人认为这样的事有可能发生,指向一旁提出此问的人,带着叫人无法忽视的轻视。
可是那问话的人并不以为然,“你们笑甚?明明是这公文上自己写的,凡有能者,可造福百姓,为天下安者,皆可报名。并未要求需得识字。”
“你不识字,哪来的本事造福百姓,安天下?”公文上确实没有写得要识字的,只是大家都一致认为,有才有能之人,必然是识字之人。
不识字的,便无才无能?
青年抬起头骄傲地道:“谁说须识字才能安天下?造福百姓?
“欲安天下,解百姓之难就是。百姓难为何?不过食不能饱,屋不能遮风挡雨。若解百姓之忧,便是造福百姓,可安天下。这须识字之人方可成?”
面对这样一个说话的人,不少人都窃窃私语,不能说青年说得不对,但能提出这样想法的人,何尝不是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