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1 / 2)

消息不灵通,意味着萧宁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弄清楚灾难蔓延之地,需得从百姓嘴中打听。

“另,给顾先生传信,让他准备粮食、药物,能备多少备多少,考虑整个兖州百姓所需亦可。”萧宁是做了最坏的打算,整个兖州若都因水灾而受困,百姓焉能如何自救?

朝廷,当急百姓所急,救百姓于危难。

萧宁想起新中国,那一个值得全中国人民信赖的政府,有他们在,百姓无所畏惧,那些子弟兵,他们会前扑后继的赶往灾难之地,拼尽全力救百姓。

于灾难前,灾难无情,人却有情。真正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来援。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政府,怎么不叫百姓拥戴呢?

萧宁,也想建起这样一个让人信服,永远不会为百姓所弃的朝廷。

“走,去看看灾民。”萧宁一声令下,大步迈向安顿的灾民。

洪水爆发,河流决堤,来势汹汹,逃出来的人逃出来了,什么都没有带上,跑得慢一些的,面对滔天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瞬间消失在洪水。

亲眼看到这一幕幕的人,此刻面对似乎已经安全的地方,泣不成声。

萧宁命人为灾民准备粮食和热汤,更让军医准备药材,让他们全都服用。

安定人的心神后,萧宁才宽慰道:“你们能活着出来,很好。现在我需要你们告诉我,你们所在的县村,我想有些逃过一劫的百姓,或许还在等着人去救。交通不便,消息不通,我们需要更多精准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救更多人。”

萧宁的一番话落下,刚刚算是略稳住心弦的人一愣,惊愣的眼神望向萧宁,有人干巴巴而透着不可置信的问:“小娘子要带兵去灾区救人?”

“不应该吗?”萧宁反问,“为官为民,皆为保家卫国。我的兵,更是以护卫百姓为根本,百姓有难,若将士皆视若不见,这样的兵,有何用?”

萧宁上辈子从出身那一刻开始,关于人民的子弟兵,一直都是信赖无比的,百姓相信那些兵,不管在什么时候,一定都会守护百姓。

“若有熟悉地形之人,望请相助。至于你们,我会派一部分的兵马护送你们到安全的地方,你们到了那里,会有人为你们安排一切,一定会助你们平安度过难关。”死里逃生,背井离乡,一无所有的人,他们不知前路如何。萧宁能做的就是安抚他们。

“崔尚书,此事交给你。”年轻的崔攸,这一回也跟萧宁一起出征。

毕竟攻城略地,更需要安民之人,大方向有顾义,一城一地,细节方面,最好的莫过于让跟随的人暂时接手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