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2 / 2)

这么一个愣头青,想让他相信,将心比心就成。

孔义颔首,“说得对,你才多大的人,自小也没吃过苦,听你吟的那些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经了多少家破人亡,悲欢离合了。”

若不是有那样的经历,是写不出那引人共鸣的诗来。

孔义脑子或许不如亲爹那样转得飞快,诗词还能读得出来好坏的。

好的坏的,其中的感情怎么样的,哪里是不经历过的人写得出来的。

“除了老天教我,你倒是说说,这些诗词我从哪里弄来?”萧宁要的就是这认可。这不仅仅是孔义一个人的想法,亦是这天下人一致的想法。

不曾经历过的悲欢离合,萧宁年纪尚幼,再是聪明绝顶的人,悲欢离合不曾经历过,是写不出那沧桑的诗。

萧宁非明白,这也是她从始至终,从未想过将名家名人之佳句据为己有的原因。

不擅长作诗的人,愣是作诗,总有藏不住的时候,若叫人揭露,才是真正的颜面尽失。

不懂作诗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世上能人千千万万,中华上下五千年,古往今来也就出了唐宋八大家。可见诗人,尤其写出绝好之诗词之人,可遇不可求。

“老天该多教你些本事,这些诗词好是好,关键时候也不能保命。”孔义毫不掩饰这份嫌弃。

萧宁......

她竟无言以对!

文坛之作,可兴天下文化不假,更能亘古流传,显文化之兴,也能将文明传承,叫后世知道,有这样的王朝出了众多文人。

但于本人实际来说,诗词关键时候确实救不了命!

“殿下,在理吧?”萧宁不作声,孔义怎么说都是跟萧宁从小一起大的人,岂不知萧宁的反应代表的意思,笑眯眯地问来,不过是想得到萧宁的认同。

从小到大,脑子转不过萧宁的,打架有时候也打不过萧宁的人,内心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让萧宁认可他一回,称赞他一回。

本以为这想法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没想到啊没想到,有这样的一天,他竟然可以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