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1 / 2)

“你要在东方开办大学?这倒是一个宏大的理想,不过实现起来可不容易啊。”阿尔伯特亲王露出了非常感兴趣的表情。

而维多利亚女王却打了个哈欠,她本人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而是由家庭教师教育出来的,学识非常有限,远远不如在波恩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阿尔伯特亲王,更不知道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同教堂一样,都是可以成为侵略一个落后国家工具的。

“是的,我的确想在香港开办一所大学。”朱济世一脸正色地看着阿尔伯特亲王,心道:“这好像真的是个不赖的主意!现在整个亚洲大概都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吧?而历史上中国的第一所新式大学好像要到50多年后才出现,如果自己能在几年后在香港开设一所大学,对中国进步的意义恐怕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

至少比单纯的造反推翻满清更有意义,毕竟没有一大批懂得西方科学,拥有新式思维的精英来领导整个中华民族,就算推翻了满清坐上了紫禁城里面的龙椅,又能真正对国家民族的进步起到多少作用呢?

再说了,自己的见识和思维方式,同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用天差地别来形容都不为过。如果不教育出一批具有新式思维的中国青年,只怕根本没有办法同现下的中国儒家精英们交流吧?”

“朱先生,办一所大学可不容易,不光是有钱的问题……我想您明白这个道理吧?”阿尔伯特亲王笑着问朱济世。

朱济世苦笑,他上过大学的,当然知道办一所大学有多困难,特别是在1840年代的东方,这可不是有钱就能办成的。他点点头道:“亲王殿下,我当然知道办一所大学有多困难,但我还是会努力去实现这个理想。”

阿尔伯特亲王看着朱济世,忽然觉得对方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了,这个人对人类医学进步的贡献已经足够名流青史,但是同开设一所可以改造一个民族的思维,可以将欧洲的知识和思想引入东方世界头号老大帝国的大学相比,他在医学上的贡献又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这位亲王的脑海当中突然冒出这样的念头:“一百年或者是两百年以后,现在欧洲最有权力的君主或大臣,肯定都将湮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为人所知。但是这位朱济世的名字,将会因为‘输血治疗法’,因为《细菌学》,因为他发明的各种新药,更因为一所东方第一的大学,而永远被人们牢记!而且朱济世通过这所大学,应该会很快被清国的皇帝所发现并且重用吧?如果清国皇帝有彼得大帝三分之一的智慧……”

想到这里,阿尔伯特亲王微微点了点头,笑着对朱济世说:“杰森,我能这样称呼你吗?”

朱济世和在场的女王还有里德爵士都是一愣,这样的称呼是不是意味着亲王准备将朱济世当成朋友了?

“亲王殿下,您想怎么称呼我都行……”

“还是叫我阿尔伯特吧。”阿尔伯特亲王看着朱济世,“杰森,不瞒你说,原先我打算请你担当宫廷医生,因为你对产科手术极有研究,可以确保维多利亚顺利生产。不过现在,我知道你正在为一件对整个世界都将产生积极意义的大事在努力,你的时间非常宝贵,不应该被耽误。”

朱济世忙摆摆手,笑道:“阿尔伯特,办大学的事情现在只是一个设想,目前我并没有这样的财力。而我的药厂和橡胶制品公司,也已经交给专人经营。”他站起身,正色道:“我想我可以花上一个月时间在温莎堡内建立一座小而专业的产科医院,并且将我所掌握的全部关于妇产科的知识,传授给女王陛下的御医们。”

虽然他对欧洲历史所知不多,但是却知道维多利亚女王的一些事情,因为这位女王和她的子孙后代是后世医学研究血友病的一个著名病例。所以朱济世知道这位女王相当长寿,她的全部九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因此这一回为英国宫廷的短暂服务可以说是毫无风险,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讨好阿尔伯特亲王,实在是一件不错的买卖。

第44章 温莎城堡的临时工

“夫人,您叫什么名字?”

在一间在温莎城堡宫殿旁边临时搭起来的玻璃屋子里面,朱大神医又穿上了白大褂,戴好了橡胶手套,一边从一名临时改行当护士的宫廷女侍手里面接过把明晃晃的手术刀,一边面带微笑看着一名躺在,或者说是被捆在手术台上的大肚婆。

“先、先生,我叫玛丽。”大肚婆年纪很轻,长得不算漂亮,红头发、蓝眼睛,鼻子上有不少雀斑——看上去像个爱尔兰人,实际上就是威尔·海明从曼彻斯特的小爱尔兰区花了几个英镑的高价雇来的试验品。

因为伟大的维多利亚女王陛下想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剖腹产手术,虽然她很不愿意让人在自己高贵的肚皮上开上那么一刀,但是她更不愿意难产而死,因为她是如此热爱她统治下的英国人民……

现在女王陛下正和阿尔伯特亲王并排坐在玻璃房子外面的两把椅子上,棕色的眼睛瞪得圆圆的,脸色都是好奇和兴奋的表情。活人大开膛的表演,女王陛下可是头一回看见呢!而且……听说剖腹之后还能用针线把肚子缝上,要不了一个礼拜这个被绑在手术台上的女人就能活蹦乱跳回曼彻斯特的贫民窟去继续受苦了。

相比之下,阿尔伯特亲王倒有些紧张,嘴唇发白,眉头紧紧拧着。不知道是在为那个即将要挨刀的女人担心,还是在担心自己将要临产的妻子。如果今天的手术表演能够成功,那么女王陛下死于难产的可能性就能大为降低了。

“夫人,不用害怕,只是一个小手术。”朱济世微笑着安慰那个为了几个英镑献出肚皮的女人——她并不是难产的孕妇,纯粹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才铤而走险的。

“爵士,氯仿准备好了吗?”朱济世扭头问自己的助手兼麻醉师里德爵士,呃,就是那位英国皇家医学会的里德,他是女王的宫廷御医,也是朱济世的第一个学生。相对于女王陛下的安危,他和朱济世那点私人恩怨根本不是回事儿,要是这点觉悟没有,怎么能当宫廷御医呢?

实际上,历史上的里德爵士就是一位非常尽责的御医,对产科和儿科特别有心得,维多利亚女王那么能生,次次都能母子平安而且所有的9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