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一世点了点头:“请他进来。”
皇宫侍从出去时,沙皇目视着外交大臣卡尔·涅谢尔罗迭。
涅谢尔罗迭道:“陛下,俄罗斯无力向远东地区投放太多的力量,不过可以用输出火枪、大炮,派遣教官等方式支持大清。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十分辽阔,只需要有少量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鞑靼人军队在欧洲军队的帮助下作战,就能牵制住中国人很长时间,足够我们完成向君士坦丁堡的进攻。
另外,浩罕汗国和布哈拉汗国也是可以利用的力量。特别是浩罕汗国一直以来都企图征服大清所控制的新疆地区。我们应该向浩罕汗出售更多的武器装备,为浩罕汗东进新疆提供方便……或许可以让浩罕汗国的军队以援清的名义进入新疆。”
尼古拉一世点了点头。
俄国根本不可能向远东投放太多的力量,即便派出舰队,也是威慑意义多于实际意义。所以,最可行的方案还是利用满清和中亚的汗国去当牵制朱明的炮灰,虽然朱明的实力远远强过满清和浩罕汗国,但是遥远的距离同样限制了明军。也不指望他们打败朱明,只要拖上个十年八年,让俄罗斯可以全力南下,瓜分了奥斯曼帝国就行了。
这时,顶戴花翎俱全,还带着孝的白斯文已经被一个俄皇侍从领了进来。看到一个全副戎装的上了年纪的洋人端坐在书桌之后,白斯文就知道此人是俄皇。连忙跪伏在地,行九叩大礼。大呼道:
“大清帝国特命全权公使,钦差大臣,帮办洋务大臣白斯文叩见俄罗斯帝国大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457章 做定渔翁
彼得堡,冬宫。
“大皇帝陛下若能救我大清于存亡之际,我大清将永世不忘大皇帝之恩德,我大清皇帝愿意以臣下之礼以待大皇帝陛下,我大清愿永为大俄罗斯之藩属,纳贡来朝,岁岁不绝……”
说话的正是白斯文,而这一番言语,也确实发自肺腑,不是白斯文一人之肺腑,而是大清上下百万旗民之肺腑。若无沙俄强援,大清亡在旦夕!与其亡于仇敌,不如臣事友邦。这个道理,大清上下,谁人不知?
白斯文是不会说俄语的,自有陪同他来朝见沙皇的俄国翻译将其所言翻译成俄语。尼古拉一世听了却面无表情不置可否。满清称臣的事情,要放在几年前,是沙俄想都不敢想的好事情,大清国比之印度可不晓得富庶了多少倍,如果能将之变成殖民地,沙俄便能通过剥削中国人,变成世界第一富强之国了。而不像现在这样,大而不富,外强中干。
可是现在,大清已经基本失去长城以内的国土,沦为北清。虽然仍手握万里沃土,但地广人稀,根本没有多少财富可以剥削。当然,沙俄对土地的渴望也是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权,能够得到名义上仍然归北清统治的几百万平方公里也是好事。不过因此同国力日盛的朱明展开一场长期战争,可就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情了。
“公使先生,”尼古拉一世不急不忙道,“俄罗斯帝国当然是愿意帮助大清的,不过是作为朋友,而非宗主国。”
如果帮得了满清,将之变为殖民地不过是时间问题。如果帮不了,就算名义上当了满清的宗主之国,又有什么意义?只会将俄罗斯和朱明置于不死不休的地步。
“大皇帝陛下之恩,我大清上下没齿难忘。”
白斯文口中如是说,心中却不免失望。俄罗斯显然不愿意因为满清卷入同朱明还有太平天国的战争。
“公使先生,我们还是讨论一下具体问题吧。”尼古拉一世又道,“我已经决定派皇太子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带领舰队前往东方,不知道大清能否提供一个不冻港供舰队停泊?”
“能,当然能了!旅顺港可以给俄国舰队。”
白斯文脸上闪过狂喜,俄国皇太子亲自领兵去援救大清,这一下,大清算是有救了!
“另外,还会有陆军的军事顾问东行……我国的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少将将会作为军事顾问团团长,带领至少1000名最优秀的俄国军官,帮助大清建立新军。”
“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