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之不得是对的,本王只要胜了朱济世,这天下就是太平天国的了!”杨秀清摸了摸胡子,笑着说。
可是,你能赢得了吗?孔繁灏心里面只打鼓,面子上哪里敢有丝毫不满?
“重用”孔繁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真是尽了全力在推行《天朝田亩制度》,可惜效果相当不显!这一回和朱明的决战,他虽然一直声称是定天下之战,但是心里面也明白,朱明胜了是可以定天下的,而自己胜了不过是维持北方五省割据的局面,就如同赤壁之战的结果一样,大明还是有压倒性的国力优势。如果北方的地盘一直怎么混乱下去,太平天国怕是维持不了几年。所以拉拢士绅使之成为太平天国的柱石已经成为仅次于直隶会战的当务之急了。
安排完自己和孔氏的联姻之后,杨秀清也不再理睬自己这个老丈人,又继续和手下的将领讨论中原决战事宜了。决战的战场当然是放在中原大平原上,面对朱明的三路北伐大军,杨秀清的战术就是“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手头的全部精锐主力,先击破朱明一路,而后再迫退另外两路。只是这一路该打谁却必须仔细思量。
第512章 该打哪一路?
圆明园,西洋楼。
“这三路明军,到底该打哪一路呢……”
杨秀清心头有些举棋不定,北伐的三路明军肯定是朱济世亲自指挥的西路军最强,杨秀清也不愿意先和这一路明军碰。剩下的两路,苗沛霖指挥的东路军人数很多,合并了济南城中的守军之后,恐怕有十五六万大军,算不上精锐,不过这一路兵和明军西路军相距不远,苗沛霖为人又狡诈,如果被太平军主力围攻,很有可能会缩成一团坚守待援。
如果不打东路,那就似乎只有打北路了。可要打北路……却不能在关外动手,因为辽西、辽东两镇的屯军人数可不少,还有一个相当精锐的第四军摆在沈阳、辽阳一带。如果在关外开打,朱明的辽东、辽西主力肯定会来支援,到时候太平军可是要崩掉门牙的。
可是要把山海关丢给明军北路军,任由他们大摇大摆的入关也不好,万一不能一击而败,让他们挖壕据守起来……好像明军在宁锦大战中就用铁丝网架壕沟的战术让10倍于己的清军碰了个头破血流。当然,太平军不是清军那种废物,用10倍之兵怎么都能聚歼对手的,可是……伤亡呢?北路明军约莫有三万战兵,如果用三倍的损失将其聚歼,太平军还有余力去和东西两路明军战吗?所以,这一路明军还是把他们堵在山海关外保险。
这样一来,难到该在西路开打?这一路可是朱济世亲自统帅的主力军啊……
“河南急报,项城、归德府城遭到明军进攻,据报都是明军精锐……”
林凤祥宏亮的嗓门响起,将杨秀清有些消沉的心绪一下拉了起来。明军精锐出现在了项城和归德府!?什么时候的事!?
“北王的八百里加急,该是2天前从开封发出的……两封急报是同时发出的,项城、归德府城也是同一天遭到进攻的。”
不等杨秀清提问,林凤祥就先点出要点,时间很重要,项城、归德府城相距250多里,两地同时遭到明军进攻说明一点,明军西路军已经兵分两路。一路可能经归德府向西北去打开封府;一路则是走项城、许昌去打郑州。
“明军的东路军、北路军到哪里了?”
杨秀清忙又问了一句。
“苗沛霖解了济南之围后就屯兵济南未动,同林卫王的兵隔黄河对峙,暂时没有渡河迹象。另外,军报上还说黄河已经完全封冻,现在天堑不在了。
胡辽王的军报是上午到的,明军正以重炮轰击山海关关城,不过山海关关城坚固明军一时奈何不了。”
林凤祥平静地说着,并没有显出丝毫紧张,杨秀清点头,这林凤祥的确有些大将之风。
“那就命北王分兵守开封、许昌和郑州,告诉北王,本王不日将请提大兵往河南同朱妖头一战,让他无论如何都要守住……”
杨秀清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看了看林凤祥:“洛阳方面有什么动静吗?”
“天王尚未颁布同朱妖头开战的谕旨,前些时日天妹从应天到了洛阳,正住在天王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