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黎维祁二次失国之后便流亡北京,被乾隆皇帝封了个公爵,和一起归顺的黎朝遗臣划入了汉军旗,安置在北京安定门国子监衙侧的西安南营和东直门一带的东安南营,黎维祁还有了一个佐领的世职,后来由他的养子黎维康继承,黎氏后人便一直生活在北京。太平军北伐的时候又随奕欣去了东北,后又为我明军所获,现在安置在旅顺口。”
郑洪也道:“黎朝在越南的影响力很大,越南人视黎利为民族英雄……”
“哼!什么民族英雄!”朱济世却摆摆手打断道,“黎朝是我大明的敌人,恢复来做什么?此事休要再提!”
他顿了下又道:“朕不是交代过了,要取越北红河两岸之地立个红河省,让他们尽逐越人的吗?张嘉祥怎么还会被越人所绊?”
“皇上,杜文秀和马新贻都认为越人可以教化,所以……”
朱济世一听这话,翻了翻白眼,哼哼道:“这两个h民怎么也说这种话了?”
罗泽南苦笑:“虽然是h民,但也是读圣贤书的,做不出驱逐无辜平民的事情……”
朱皇帝啪的一拍桌子:“前明和清鞑的教训还不深吗?这些越人不会和我们同心的,所以万万不可以手软,也不要存着把越人教化成汉人的妄想。杜文秀、马新贻和张嘉祥如果做不来恶人,朕就让人去美国把杨秀清请回来,让他做大将军,他是做惯恶人的!”
朱济世长吐一口气,望着罗泽南和郑洪道:“朕发兵越南不是为了迫其臣服,越南服不服朕不在乎,朕要红河平原和越北山地!红河平原是富饶肥沃之地,开垦出2000万亩都没有问题,而且都是盛产稻米的鱼米之乡,可以安置50万到60万户广西移民。另外越北还有煤矿,朕将来会在海南建有大型钢铁厂,需要越北的煤炭来炼钢!”
说到这里,他突然加重了语气:“至于越南人,朕不需要,要来没有用!”
朱皇帝看着郑洪和罗泽南还有钟子良,语重心长地道:“你们可明白朕的苦心?朕如今所作所为,都是在为我大明的后人争一片生存空间!什么是生存空间你们不知道?就是这地盘,给咱们自己人繁衍生息的地盘!咱们大明人多,现在已经有四万万了,每年还要增加四百多万,这么多的人没有足够的地盘是不行的。因为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有一个极限,一旦过了这个极限人民就会感到困难,就会吃不饱,就要造反!
所以朕现在要千方百计把汉地过剩的人口迁移出去……虽然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并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外面闯荡,但是朕还是要逼他们,骗他们,把他们弄走!因为现在不把他们从汉地弄走,将来他们的子孙就会你我的子孙送上断头台!
可是朕要把他们弄去哪儿?现在世界上空旷无人又富饶肥沃的土地,除了东北都是我们很难染指的。所以只能去和别人争,把别人从自己的地盘上面赶走……”
第592章 阮朝有遗恨
清化行宫,大南帝国皇帝阮福时端坐在御座之上,堂上大南帝国的文武官员们正吵成一团。
“此次北朝所图和以往不同,纳贡称臣是不解决问题的,必须抵抗到底!”
“可是明朝联合法国,水路并进,现在国都顺化还在明军威胁之下,嘉定又被法军攻战,如果不同明朝议和,怕是有亡国之祸!”
“北朝又不是第一次犯我大南,哪一次不是损失惨重,狼狈逃回?现在我大南国力鼎盛,兵强马壮,有什么好惧的?清化大捷已经表明明军不过如此。”
“我们在清化遇上的不过是明朝的藩军,并不是他们的精锐王师,现在朱皇帝已经到了广州,屯驻在广西的明军正源源不断开来,大南只能忍辱负重……”
阮朝枢密院的四柱大学士带着各部尚书、参知和五军都统府事等数十位文武官员分作两派,相争不下。
争什么呢?是在为大南帝国的国运前途而争!
大南帝国现在的确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了,其实跟随嗣德皇帝阮福时御驾亲征的这些官员在心底里面都是反对议和的。因为他们都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仅仅在10年前还国力鼎盛的大南帝国,怎么在一夜之间就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当中了呢?
没错,是亡国灭种!
如果仅仅是向应天服个软、称个臣,随便送点土特产什么的,然后还能拿一堆价值高上几倍的回赠,大南帝国上下是没有人会当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