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页(2 / 2)

他拍拍巴掌:“东西伯利亚虽然荒凉,但是土地辽阔,差不多是两个汉地十八省的大小。哪怕没有多少土地适宜耕种,但是森林和矿产资源是极多的,光是一个尼布楚银矿就是沙俄国内最大的,就是咱们大明境内,都没有那么大的银矿啊……”

朱济世说着就忍不住笑了起来,东西伯利亚何止有银矿,煤炭,根据他所知的情况,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天然气,水力,各种有色金属,铁矿石,森林,甚至是淡水资源都极为丰富。现在不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夜,工业资源并不稀缺,可是百年乃至一百五十年之后,大明帝国的后世子孙,就该知道自己发动的这场战争的意义是何等深远了!

罗泽南瞧着朱济世,微笑着道:“东西伯利亚想必不日可以收复(按照大明的口径,东西伯利亚是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地盘,朱皇帝兼任蒙古大汗,所以是收复),这设立行省和移民实边之事,皇上可拿定主意了?”

朱济世摆了摆手:“现在不能在东西伯利亚设立行省,还不是时候……虽然吃到咱们嘴里的肉绝没有再吐出去的道理,但还是要给俄国人一个念头的。而且,东西伯利亚的地盘不是一般的大啊,英国、法国眼睁睁看着咱们吞下去会真没有一点想法?朕的意思是成立一个东西伯利亚开发公司,请英国和法国一起入股,共同开发,共同受益。不过移民的事情的确要抓紧办,可以将东西伯利亚当成流放犯人的地方,今后凡是在犯了王法的,尽可能判流刑,统统遣送去东西伯利亚。另外,还要投资修建东西伯利亚大铁路,将东西伯利亚南部和蒙古铁路、东北铁路连成一体。而后在铁路沿线模仿集体农庄的形式设立一批集体牧场,重点发展畜牧业。”

罗泽南微微点头,这一次他倒完全理解朱皇帝的想法,东西伯利亚那么一大块肥肉,几乎是这一次对俄战争最大的战利品,都归了大明,英法能没有一点意见?而且,一旦设立行省,实行吞并,俄国人可就一点想头没有了。但是用个开发公司的名义就不一样了,不是大明的国土,俄国人如果想和大明缓和一下,或许会请拿破仑三世帮着说和,求个共管公国什么的。虽然朱皇帝不会答应,但只要东西伯利亚一日不合并入大明,就有谈判的余地,双方便可以打打谈谈,也好有些喘息的时候儿。

第769章 明子皇贵妃

光复六年一月十日,北京崇文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袍褂整齐的人物。还临时搭建了迎宾亭和彩画牌坊,按照大明眼下的规矩,哪怕是皇帝老子返京,都没有这等迎接礼仪的。不过大明复国以来,这样的排场倒是搞过两次,一次是迎接淑子女王到来,另一次是为了法兰西公主马蒂尔德·波拿巴。

而这一次的排场,似乎更胜过以往两次。从拂晓开始,崇文门周围就开始戒严,满满的锦衣近卫军的官兵们赶来维持秩序,全都是穿着大红飞鱼服的礼服,过了一些时候儿,居然还来了几十个近卫骑兵,身穿着雪亮的胸甲,手持闪闪发光的马刀,骑着阿拉伯血统的军马在充场面。日头渐渐升起的时候,不断有四轮马车过来。北京城的居民们也都聚集过来,抄着手远远的看着。这个时候北京城内的居民不多,只有不到50万人,也没有旗人闲汉,都忙忙碌碌有各自的事情。今天是收了顺天府发的铜元,被雇来当欢迎群众的。这会儿被欢迎的人还没有来,大家伙就开始互相闲聊起来了。

“看那里,那是皇家的团龙旗,还有鎏金马车!莫非是皇上驾到了?”

“不大可能吧,皇上亲自出来迎接,那会是谁来啦?难道又是法兰西公主那样的人物?”

“左相爷好像也来了,那辆打着补丁的马车就是他老人家的,他的车上个月出了什么交通事故,翻到沟里面去了,就在咱的徐记车行里修理的,这补丁还是我打得呢。”

“这个左相爷可了不得,他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架子大的不得了,上次法国公主来他都没出面迎接,这回怎么出来了?”

话说这个顺天府办事真是不大牢靠,花钱雇人来迎接贵宾,居然不说是接谁,估计也不会安排好大家喊什么欢迎口号,这20个大铜子儿还真是好赚!

不过迎宾亭里面正在等候贵宾的那些大明朝臣倒是知道他们要接谁来着——今天要进京的不是别人,乃是日本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幸和他的养母,大御台所德川明子,后者还是大明皇帝的贵妃。虽然是一家人,但是德川家幸相当于一国宰相,来访中国,自然该同级别的左宗棠出面迎接。而大御台所德川明子是掌握一国实权的女人,说是日本第一女子也不过分,相应的就该罗皇后姐妹出面了。所以那面团龙旗其实代表的是罗皇后,而非大明天子。

皇后姐妹这时候还坐在自己的鎏金马车里面,听着站在马车旁边的外交部侍郎翁同龢在报告德川明子的行程。

“……明贵妃这次是带了全套的将军仪仗来北京的,包括将军侧众、马回众、赤母衣众、黑母衣众、小姓众、女小姓众、侍女等等,合计在3000人左右,全都将着盛装自通州列队进京。家幸将军和明贵妃则将乘坐长柄大轿,在四十八名女小姓众的贴身护卫下前来,还有一百五十名侍女在大轿后随行。另外,明贵妃和家幸将军还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一共两份,一份是给皇上的,一份是给皇后娘娘您的……”

说着话,翁同龢就掏出两份礼单恭恭敬敬递给了皇后罗香梅。皇后先打开给自己的礼单,上面罗列着西阵织绸缎一千匹,人形娃娃一百个,清水烧陶器一千件,漆器一千件,京扇一千把,和伞一千把,十五两金锭一千枚,十五两银锭一万枚。

“一万五千两黄金,十五万两白银……明子的派头怎么如此之大?”罗香梅看到礼单上面的金银数量就是一愣,朱济世的后妃之间常会互相馈赠礼物,但是从来没有如此赠送金银的,这些金银的价值起码四十万银元!加上前面的礼物,明子这次赠送给皇后的礼品价值不下五十万银元,显然大大超出了正常的范畴。

皇后又打开了另一份给朱济世的礼单,上面罗列着虎皮五张、豹皮五张、猩猩绯五张,还有西阵织一千匹,名刀一百把,日式铠甲一套。也算名贵,但是根本没有办法同送给皇后的礼物相比。

“翁侍郎,明贵妃为什么要送如此丰厚的礼物给本宫?”罗香梅蹙起了秀眉,她的政治智慧虽然不高,但这点常识还是有的。现在的明贵妃根本没有必要如此讨好自己,而她既然这样做了,一定是有所求。

“皇后娘娘,明贵妃十三岁就跟随皇上,一直以来都蒙您和菊贵妃娘娘的照顾,非常感激,一直以来就想厚报,苦于有心无力,今日才得到机会……”

“照顾?本宫不记得有多照顾明子……翁侍郎,有什么就直说吧,朝中谁人不知明贵妃称你翁师傅?”

翁同龢尴尬地笑了笑,明贵妃只是在给朱济世的几封书信中称他翁师傅,不过有当日鼓动政变的功劳,明子对他的确非常感激,这一次也私下送了他一份厚礼,同时也求她办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