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页(1 / 2)

“还有16年!”小军官苦笑,“到时候都是个老头子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命活到那个时候。”

自己不会在北兴安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呆上16年吧?刘宗贤不确定的想着。如果是那样,他宁愿脱了红袍子去当老百姓。

“你随时可以退役,”一个身材高大,长了张驴脸的明军团长正在巡视营地,听到那个小军官的话就搭了一句,“只要把土地交出来就行了。”

“那我还是替皇上当完20年兵吧。”小军官嘻笑道,“团长,要是我真活不到那时候,你可得帮我照顾一下老婆孩子。”

“你死了,你老婆我会管到底的,你儿子可以去读少年军校。”团长说,“烈士遗孤都可以去读少年军校的,包吃包住不要学费,毕业以后还当军官。”

“那可不行,我儿子要去读书考秀才。”

“扯淡吧。”那团长啐了一口,“就你那笨瓜脑子还能生出个秀才?”周围的军官士兵一阵哄笑,小军官的脸色一红,低着头不言语了。

“刘大人是吧?下官程学启,北兴安驻屯军第三团团长。”团长冲刘宗贤拱了下手,自我介绍了一番。“大久保和我说起过你,等打起来的时候你别到处乱跑,找个车轱辘底下一钻就行了。千万别往林子里去,知道了吗?”

“知道了,多谢程上校关照。”刘宗也满脸堆笑着拱拱手。他已经在北兴安呆了一段时间了,知道林子里面有多危险,什么老虎、大灰狼、黑瞎子一大堆,像他这么个小胳膊小腿的读书人,在这里真是百无一用,进了林子准保当了什么东西的点心。

“团长,你说毛子真的会被咱们引出来?”那名小军官忽然问了一句。

刘宗贤也坐直了身子,竖起了耳朵听着。

“谁知道呢?或许吧。”程学启笑了笑,“他们现在很缺粮,我们打过来的时候是夏天,地里面的庄稼没有长成,他们手里也没有多少存粮,粮食都运到几个要塞去了。所以他们只能靠山吃山,可是到了冬天,这山里面可就很难搞到吃的东西了。”

那可是十几万人呢!刘宗贤把装好了子弹的柯尔特手枪收好,满腹思量。这些人在几年前还是高高在上的八旗子弟,现在却被逼进林子里面等着饿死。难道就不能给他们一条活路吗?刘宗贤心想,这些当兵的就知道杀人,如果让文官来掌兵,一定不会打成现在的局面。

程学启接着说:“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搞到吃的,这一带是有一些蒙古人的,好几个部落都被屠了,人被杀个,牲畜被掠走……没准他们已经凑够了粮食过冬了。不过那样,北兴安省的仗就要打个没完了。”

人都快变成野兽了。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刘宗贤想起了那个毓贤,那孩子也跟着一起来了,他已经和一帮四川移民打成一片了,如果所有的旗人都能像他一样就好了!

第853章 人吃人的社会

“招抚?给活路?哈哈哈……”

第二天早饭的时候,刘宗贤找了个机会和程学启谈起了自己的想法,却引来了对方一阵狂笑。

“又不是没有抚过,已经给奕欣封了渤海公了,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跟着老毛子铁了心和咱们打到底?”

封渤海公能算真心招抚?刘宗贤苦笑着摇摇头,从一个负责做早饭的四川移民手中接过一个抹了些辣椒酱的肉包子啃了起来。

“至于活路,咱们也不是不给。可是你知道老贼酋努尔哈赤最拿手的是什么吗?是用间!现在东北这里的小贼酋可是把用间的本事学了个精通。这几年被鞑子打破的堡寨,十有八九是内应坏的事儿。这些内应,不是化妆成汉人的鞑子,就是假装投靠农庄的鞑子。说什么只要吃的其他啥都不图,有些个庄户贪图一个免费劳力收留他们,结果就害了一庄子的男女老少!”

程学启也开始用早饭,啃着肉包子滔滔不绝说起了这几年在招抚鞑子的过程中发生种种惨案。说起来这事儿当然是反动皇帝的民族政策不好——朱济世依靠的军事将领,大多是天地会激进分子。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且他自己也模仿这个时候欧洲的民族国家,大肆推崇民族主义,这朱明军队是个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由于之前太平天国在北方采取屠杀政策,也造成了旗汉矛盾激化。几乎没有调和的余地。朱明军中的将领大多仇视旗人,而旗人同样因为反清复明战争变得一无所有,这样的仇恨,根本不是一代两代可以化解的。所以放在东北旗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跟毛子走,和大明和汉人拼到底!对于这样的鞑子,当然是不能客气的。你对他们客气,就是对自己人残忍。

二是彻底汉化,完全忘记自己是旗人,这样的人是很有一些的,前两年东北开拓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不少从林子里面冒出来的东北汉人、汉军旗人、东北土著或是朝鲜包衣阿哈投靠集体农庄,这些人也都被农庄所接受。其中就有一些是决心当汉人的鞑子,但是也有一些败类——从鞑子的角度来说是英雄,以这样的名义潜伏进农庄当内应,配合鞑子兵攻打。结果使得双方本来就很难化解的仇恨,又更加深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