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出学费念书的好事情?蒋先生,您赶紧给我们说说,都有什么学科啊?”
“蒋先生,这个波兰农工学校好考吗?要不要懂波兰语啊?咱们可是连英语都不大会说,这波兰语可就一点都不会啊。”
蒋肇聪笑着回答道:“波兰农工干部学校也不是全免费,是要看具体学科的。不过就是收费也很便宜,比英法的学校便宜多了。至于语言问题就更不用担心了,波兰农工干部学校是有法语班而且还有预科。大家的法语总还能说几句吧?再去预科温习个一年半载还怕不流利?”
这个时代大明国内的外语教学是以法语为主的。从中学开始就要学习法语,这些到欧洲勤工俭学的青年,一般都是大明新式中学里面成绩中上的学生,多少能说一点法语的。而波兰华沙工农干部学校的老师们,更是精通法语——这年头在俄国和德国如果不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知识分子?
“至于波兰华沙工农干部学校的学科嘛,则是分成专科和本科的。”蒋肇聪掰着手指头给周围的青年介绍起来,“其中专科包括机械、轻工、商业、农艺、畜牧、工程、医学、兽医、食品工业、煤炭采掘等等。本科则有哲学、历史学、语言学、数理学、社会学等等。教育水平是很不错的,许多教授都来自俄国和德国。其中本科都是免费的,专科则需要收取很低的学费,大概50英镑就能从预科念到毕业了。而且还可以通过实习工作赚到至少40英镑。诸位,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华沙工农干部学校才开张,算是开业大酬宾,而且也好考。要是过几年有了名气,你们再想去读就难了,也不可能免费了。”
听他这么一说,嗡嗡的议论声音又响起来了。都是想考一下这个波兰华沙工农干部学校的青年在发表着建议。这些年到欧洲勤工俭学的中国青年超过了30000人,其中可有不少人找不到一个上学的机会,最后潦倒回乡的。所以这间华沙工农干部学校对留欧青年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虽然不可能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变成革命者,但只要有数百上千的革命青年,中国工人运动的时代大概就可以开启了吧?想到这里,这位蒋先生的嘴角不禁浮现出了得意的笑容。
第1255章 涅恰耶夫来了
“青年,你叫什么名字?”
“谢尔盖·格那季耶奇·涅恰耶夫。”
“你从哪里来?家里是做什么的?”
“我从弗拉基米尔省伊万诺夫镇,我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匠,我也是一名油漆匠。”
“那你念过书吗?”
“读过小学,还自学完成了中学课程,现在想在波兰读大学。”
“哦,那么你想学什么?”
“哲学和历史……我希望从这两者之中探寻出俄罗斯的出路。”
“好的,我想你来对地方了。只要你通过一个不是很难的考试,就会立即被波兰华沙工农干部学院哲学系入取。巴枯宁、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将成为你的老师。对了,我也会是你的老师,我叫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自彼得堡。很高兴认识你。”
一代俄国文学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站起身,伸出自己的右手和眼前这个稍显瘦弱,看着还有些腼腆的青年握了一下。还非常热情的将自己介绍给了对方——这个时候两个人都不知道,这一幕将是历史性的。因为这个名叫谢尔盖·格那季耶奇·涅恰耶夫的到来,这个时空的世界革命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了,涅恰耶夫虽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革命者,但是靠他单枪匹马也没有可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实际上,他的到来是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革命的思想,已经从俄国贵族精英那里传播到了俄罗斯帝国的中层甚至是底层。同巴枯宁、赫尔岑这样出身名门,高高在上的革命者不同,以涅恰耶夫为代表革命者是来自底层,是真正了解俄罗斯人民需求的革命者,同时又是可以为了革命胜利而不择一切手段的革命者。他们冷酷无情,和沙皇政权不共戴天,因为代表俄国贵族利益的沙皇政权那里是没有他们这些人的一席之地的。
所以在波兰1863年革命胜利将近两年之后,华沙已经成了吸引整个俄国革命青年的磁石,而华沙工农干部学校的开办,更给了这些向往革命的俄国青年一个深入学习革命理论和经验的最佳场所。
在俄国土地与自由社的帮助下,这些青年不是一个两个离开俄国前往波兰,而是成千上万的离开,以至于让沙皇暗探局的大人们忧心不已。一份份的报告送到了君士坦丁堡沙皇陛下的案头,不过却被那位一心依靠农民的沙皇陛下所无视了。而这位沙皇陛下的老对头,大明皇帝朱济世却丝毫不敢轻视华沙这个世界革命的中心对大明革命青年的吸引力。
身为穿越客,他自然知道共产主义思想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威胁有多大。虽然他一度声称什么“王朝社会主义”,想要走一些中间道路。可是十几年的发展却明明白白告诉他,大明帝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
不仅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快速发展,连农业也在迅速迈向资本主义——用来扩张和殖民的集体农庄正在从形势稳定的内东北开始瓦解。和俄国的情况不同,中国农村早就没有“公社”这样的组织。土地私有制深入人心,一旦外部环境缓和,移居东北的集体农庄庄户们就开始分田单过。随后土地买卖也开始出现,先是私下的买卖集体农庄的“股权”。稍后一些,在大明朝廷承认了集体农庄土地可以归私人所有之后,买卖更加的活跃起来。
短短几年时间,仅仅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就出现了无数占地100亩到300亩之间的富农农场——这是目前大明新土地农业最经济的规模,大于这个数字就需要雇佣太多的工人,管理的难度也随之提升。而少于100亩的农场又无法发挥集约效应。使得牲畜和各种先进的农业器械都变得不再经济。
随着欧洲重型挽马的引进——这种体重可以超过一吨的巨大马匹最初是陆军引进用来拖拽重炮和重型马车的,后来又被一部分退役的军人们买下牵回家里去耕地了(当然牛耕还是更加普及的);还有各种各样先进农具的普及——这和钢铁工业发展很快有关;以及种植和养殖结合的轮作法的采用一起都大大促进了富农农场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