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页(1 / 2)

辰凌依言走了过去,学着古代士子那样,跪坐下来,两人之间,隔着一个木几,上面摆放有几个竹简,还有一张羊皮卷,笔墨纸砚也都齐全,似乎谈到兴致,就要做笔录一般。

“用膳可习惯?”澹台清儿轻问道。

辰凌道:“还好,有劳澹台姑娘挂心了。”

澹台清儿神色平静,并没有对方摇身一变,成为了英俊的白马王子而有任何明显情绪波动,任你高富帅,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也是草包一个,她不会再多做任何注意。

而此刻,之所以如此看重辰凌,把他带到这里,因素很多,首先是涉及到了天机变幻,使战国命运扑朔迷离,让玄女感到吃惊;

其次,对于一个未知身份的男子,将如何关乎战国的格局存亡,使她好奇不已。

再者,这一路上,相处时间虽短,但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澹台清儿觉得这个男子,非同小可,目光宏远,胸怀宽广,有大抱负、大毅力、大睿智,所图谋必定石破天惊。

综上所述,在没有彻底弄清楚之前,澹台清儿对于眼前的男子,关注度非常高,能不能继续打动她?能打动多少?这都要看辰凌接下来的表现了。

不过,以澹台清儿的超然与脱俗,即便辰凌再出色的男人,也未必牵扯到男女之情,因为玄女目前最关心的,就是战国大势,天道运转,周朝国运,历史方向,黎民苦难等。

似乎像是代表着鬼谷宗,来选择扶持着,江山社稷的代理人!

并不关乎儿女私情,风月之事……

辰凌通过对方流露的眼神和话语,就能体会到这些深意,贸然追慕,只会显得滑稽可笑,自贬了身份,坏了情韵和雅致。

澹台清儿见他坐好后,不再客套寒暄,而是直切主题道:“在回来的途中,车上聆听公子高论,似乎对燕国大为欣赏,但眼下赵国的君王,雄才大略,推行胡服骑射,打破以往轻骑兵只射击和偷袭的惯例,而是发展重骑兵,用来冲锋陷阵,效仿草原部落的胡人,军事实力和国力储备都达到一定程度,而且赵人高大威猛,西有太行天险,东挨近渤海之湾,备有阴山长城,南也有黄河之塞口,一旦吞并中山,兼并楼烦、林胡之后,强会异常强大,不亚于西秦,当属北方第一诸侯国!”

“其次,齐国富饶,南有泰山,东有狼牙山,西面有清河,北面有渤海、东海,四面天险,土地肥沃,纵横两千多里,兵甲六十万,粮食堆积如山,盐铁桑棉发展迅速,百姓家家殷实,人人富足,志向高远,意志飞扬,有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英杰,有孟尝君、鲁仲连、苏厉、冯劫、环渊、庄辛等名士,也是一大强国。”

“西秦更为殷实强大,兵戈五六十万,渭水平川肥沃,有潼关、武关等层层关卡,秦岭山脉横绝东方联军,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军政顺达,君权高度集中,秦国军风好武,人人以杀敌立功获爵为荣,虎狼之师,锐不可当,尽管年初被攻破了函谷关,但是秦国元气未伤,秦武王死去,但是新君颇有孝公之风,日后未必不能崛起,再次威震六国,至于魏国、楚国,也同样不可小觑,这五国皆为强国,何以公子唯独看好燕国,让清儿回来后百思难解……”

辰凌感受着对方殷切的目光,似乎很期待,自己的言论能说服她的不解,为她拨开云雾,也或许,这澹台清儿心中对天机已经有了定论,只不过,卦爻的结果,让她难以释怀,想通过他人之后,来印证这个结论,这都有可能。

他迎上绝世红颜的炽热眸光,彼此相对,一种难言的感觉慢慢滋生,辰凌顿了顿,好整以暇,捋顺了一下思路,眼色充满睿智,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第0606章 激扬点江山

辰凌振振有词道:“优势并不等于胜势,胜势不等于胜利,纵观历史,国与国之间,军队与军队之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反败为胜、化弱为强的事例不胜枚举,在一定条件下,众多弱国完全有可能联合战胜霸权强国,殷商亡于以周人为首的‘八百诸侯’,晋国智伯亡于赵魏韩三家,夫差亡于勾践,都是先例……”

澹台清儿听他正反驳她的观点,轻轻点头,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两大学问大师,在研究学问,纵横捭阖,论辩天下局势一般。

行家一出口,就知有没有,听他这开篇几句,引经据典,事例鲜明,倒是驳斥强国必胜于弱国的观点,微微点同,但并不能就说明弱国一定就能胜强国,当下默不作声,继续聆听,捕捉关键论点和论据。

“七国争变,五国征战,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战国的命运,赵国、秦国、齐国、魏国、楚国,的确是五雄,目前明显强于韩燕,但五雄也有很大的弊端,比如赵国推行胡服骑射,大力发展骑兵,强化武功军力,但是对于国内的政体和旧制,却更改并不明显,如此一来,发展一段时间,仍会制约着国力的根本改变,如果说它是强国不错,但是绝对无法吞并任何一个战国,消灭中山、林胡已经是极限了。”

“齐国远处大海之滨,土地肥沃,民风强悍,非但涌现了孙武这样的兵学世家,且近年来又文风大盛、工商业昌隆,看似国富民强,但齐国田氏的立国根基却不牢靠,主要靠上层篡夺杀戮之方式夺得姜齐政权,旧贵族盘根错节势力极大,田氏在齐国执政后又没有彻底变法改制,世族封地的势力依然很大,根基自然不坚实可靠,这样的国家,自保足以,但绝对完不成统一大业!”

“魏国不占地利优势,地处中原核心,没有山险所阻,只要与任何一国大战,危机了其它五国的利益,都会四面受敌,难以施展,而且魏国外强中干,吞并一个小国,在没有六雄干涉下,尚且能行,对付任何一个战国,都不具备压倒性胜算,更别说消灭六国了,当不得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