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页(1 / 2)

攻城的秦韩将士如蚂蚁般,密密麻麻从十里长的壁垒外,同时发动进攻,厮杀声震天动地,兵器交击一阵金戈响声,如电闪雷鸣。

每一时刻,都有无数的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视死如归。

这是用鲜血和生命铺垫出来的辉煌,何等残酷!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春秋战国以来,最大场面战争之一了,三方投入兵力太多了,仅次于合纵伐秦,五国发齐了。

鏖战十日下来,秦韩两军损失了七八万人,不可谓不惨重,壁垒上的赵军,也死伤四五万人,优势咱是还控制在赵军手上。

不过,圣旨的十日之前已到,廉颇似乎没当一回事,可是在赵军营内,赵成、朝廷密使、一些赵何器重的将领聚集在一起,连高信将军都悄然来到营中。

“看清廉颇这些日子的行动没?”赵成问道。

一名斥候头领道:“回将军,看清楚了,廉颇把圣旨甩在一边,根本没当一回事,而且毫无主动出击的意思,通过他一些言论,似乎对出战没有丝毫把握,只想拖住一年半载再说。”

“这廉颇是被秦军打怕了,像个缩头乌龟,没志气,丢咱们赵人的脸!”高信啐了一口,并不服廉颇,因为当高信提升将军的时候,廉颇还是一个军中校尉,曾顶撞过他,谁想到五年过去了,廉颇都成三军统帅,自己还是个将军爵,让他很忿忿不平。

密使道:“这廉颇,似乎对退敌没有信心和打算,连圣旨也不遵从,根本没有把君上放在眼里,会否是拖延时间,等着与一些朝廷旧臣联系,准备发回邯郸去?”

那名斥候头领道:“我们派了一些斥候,散在中军大营内外,的确发现有朝廷旧臣派系的人,来接触廉颇,还被我们拿下一个信使,要说服廉颇,辅助新主!”

赵成、高信等人顿时谨慎起来,要出信函又仔细看了一番,相视一笑,人证物证俱在,而且有君上密旨在此,是时候罢免廉颇了。

“我们深夜一起去中军大帐,以禀告军情为由,突然制住廉颇,然后由密使宣读第二道圣旨,罢黜廉颇三军统帅之职,由赵成将军担任主帅,把廉颇连夜押回邯郸,让君上问罪!”高信冷眉说道。

第0915章 易帅

军营的刁斗声,敲过两下,已经到了二更天,整个赵军大营,大部分的将士已经开始歇息了,主帅大帐,却仍是亮着灯光。

廉颇年过二十五岁,身材魁梧英伟,一身铠甲已经卸了下来,挂在帐内的架子上,穿着紧身武士服,翻阅着兵法,一边对照着桌上的地图,增补带军的知识和经验。

这个时候,赵成、高信带人来到中军帐外,由于赵成本身就是副帅,所以级别很高,在中军营内行走不受限制,提前派出一些亲信,把主帅帐外的侍卫都给换掉了。

二更亥时,其它诸将都各自歇息了,正好适合他们夺权行动。

“赵将军帐外求见统帅,说有重要军情禀告!”侍卫进大帐通报。

廉颇并未多想,一挥手道:“请赵将军进来。”

侍卫出去之后,赵成带着四位裨将一起进账,全副武装,甲胄在身,铿锵轻响,来到大帐内。

这时廉颇抬起头,手持兵法书简,看着赵成等人,皱眉问道:“赵将军,这么晚了,有何时急着禀报,难道秦军突有异动?”

赵成微微一笑,摇头道:“不是秦军有异动,而是廉将军心有异动了吧?我们已经截获了朝廷旧臣与廉将军暗通书信的细作,廉将军是否打算在这手握重兵,一直拖着秦军,等待倒戈反扑邯郸,逼迫君上退位呢?”

廉颇勃然怒道:“你们这是含血喷人!”

赵成冷笑道:“君上早就给过你机会,让你出兵击退秦韩联军,限期十日,可你这十天,纹丝不动,依然吾行吾素,哪里将圣旨放在眼里?廉颇啊廉颇,不得不说,你有一定志气和才能,可惜一点政治嗅觉都没有,还妄想当名将权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