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2 / 2)

叶延冰说,你是副司令,你不知道,我哪里知道?

大车肯定是为运输物资用的,鲁山把连树鹏叫来,问他具体的情况。连树鹏说根据司令的交代,买了十一辆大车以及全套的骡马挽具,粮食嘛,准确的数字是七万三千斤面粉,不包括给部队准备的四日份的干粮。连树鹏说起花了多少钱,鲁山不听,说你跟司令和老宋讲,我不管那个。

鲁山想了想,将连长以上军官集合起来开会。包括司徒均及情报科一个叫王之峰的兵也参加了会议。鲁山传达了龙谦的指示,在与叶延冰部会合后,两部分合兵一处,向宛平城方向前进。鲁山让王之峰拿出一份地图,让王之峰指给大家看。

“宛平在京城以西,离京城很近。就是这儿,现在我们在这儿,急行军的话,一天用不了就到了。”王之峰将地图摊开了,指给了各位军官。

冯仑、石大寿等人是亲口听了龙谦的交代的,没吭气,叶延冰则有些疑惑,“司令只带两个连进京?为什么要主力到宛平?如果伏击洋鬼子,不应当将部队摆在这里呀。”

“大概是接应司令出城吧。”石大寿也不清楚。

“这事搞的,把我们都弄的糊里糊涂。司徒,司令蛮器重你,把你当小诸葛用,你说,司令这事搞什么名堂?”冯仑大着嗓门道。

司徒均被俘后加入蒙山军,立即被龙谦任命为参谋科副科长,以后的军事计划都叫他参加制订,颇见器重。但蒙山军这帮高层却有些不接纳他,包括鲁山在内。龙谦临行,专门交代所有的行动不要瞒着司徒,军事计划要征求他的意见,所以,今天开会,鲁山也叫了司徒均参加。

“冯营长,”司徒均笑笑,“我估计司令进京不是帮清廷守城,另有公干吧。不然也不会只带那么点人。”

司徒均参加蒙山军军事上最出色的一次就是提出了韩家塔伏击战的方案,将主力置于韩家塔的东翼,干脆利落地击溃了包抄过来的日军,那一仗后,蒙山军的高层(除龙谦外)算是对这个年轻的降将有了几分笑脸。

“本来就不该为朝廷出死力!”冯仑吐出一个浓痰,“白白死了那么多好兄弟。”

“话不能这么说,”鲁山不允许下面诋毁龙谦的威信,“司令日日教诲咱们当兵就是保卫国家,我们和洋鬼子拼命,正是军人本分。不要说这个了,司令要求咱们带着俘虏朝宛平转移,还要尽可能地保密。我决定我们晚上行军,白天休息。行军顺序为三营打头、一营居中,负责押解俘虏、物资,还有咱们的伤号。四营断后。没有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随意开枪,更不得骚扰百姓。王之峰,你来带路。任务明白了吧?”

“明白了。”

“那好,没什么意见的话今日晚即出发。那个英国老头,要单独押解,不要让他与俘虏在一起。将他交给四营,大寿,你安排一个班,给他一匹马。对了,骑兵连要先期出发,和王之峰一起,探明道路情况。”

“是!”军官们起立敬礼,各自准备去了。

自进入京畿,鲁山也有些看不懂龙谦了。跟宁时俊、王明远一样,鲁山也是满腹疑惑,感觉到龙谦有一个大图谋,但他偏偏守口如瓶,连自己也不告诉。

如果说龙谦不信任自己,鲁山根本不信。但为什么龙谦不对自己讲呢?为什么主力撤至北京,要再次分兵呢?鲁山隐隐地觉得,龙谦选择三连和十一连跟他进京,有些深意。

“司徒,你说司令不是去守城,那是干啥?”等大家出去了,鲁山一面打自己的绑腿,一面问正在看地图的司徒均。

“我觉得北京守不住。天津守不住,北京就守不住。这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更不是武器问题。清军士气已衰,怎么守城?所以司令绝不是帮朝廷守城的。至于司令去做什么,我可说不好。或许司令是联系兵部?兵部不是派人来传达命令了吗?”

“是呀,兵部的命令,还有那个死太监,都是要咱们进北京的呀。”鲁山还是第一次见“活生生”的太监,那副趾高气扬的神气想起来就来气,亏得司令还低声下气地送那个死太监一笔银子!

“副司令,您觉得司令真的要替清廷卖命吗?”

“司令怎么想的,俺真不知道。不过,俺相信司令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蒙山军。”鲁山打好了绑腿,“司徒啊,你小子参加蒙山军,后不后悔?”

司徒均一笑,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