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1 / 2)

赢子婴听到这消息不禁一惊,言道:“将军走后,军事可由前将军抉择。我未曾领兵,不通军事,让我掌管全局,是不是有些不妥?”

“周缓年纪大,脾气大,与左将军白廷、咸阳城中的世族都不太对付。不然凭着他的资历怎么还被发放到废丘去当一名守将?他与众将不睦,恐怕不能服众。秦王虽然未曾亲自领兵,但昔日与我交谈,我观对军旅之事都有不凡的见解。更何况秦王能审时度势,决断时毫不犹豫。这正是身为一位名将所必备的呀?所以秦王毋须妄自菲薄,如果刘邦前来,直接帅大军从后面掩杀便是。”

听李信说完,赢子婴自己都有些汗颜。他所说的那些不凡见解,都是在和李信聊天的时候。偶尔漏嘴将后世的什么“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部队须得灵活运用,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乱七八糟的道出,此般言论,估计现代人穿越过去都能说出一大堆。没想到这些东西竟然让李信这样的名将都对他高看一眼,这让赢子婴也不禁有点沾沾自喜,莫非我真的有点统兵的天赋?

如果李信此刻能知道赢子婴心里此时所想的话,必然心中鄙夷:赵括之辈多矣,让我觉得你能统领全军的是你那甚为果决的决断能力。这能力至少能让我军不会全军覆灭,看见不敌就逃。

赢子婴听老将军这么一夸他,觉得似乎自己也许能胜任。再因为此时的秦军之中,能有威望统领三军的就三个人、一是秦王、二是李信、三是周援。

赢子婴也不再推辞,郑重朝李信道:“将军速去速回,子婴必然会小心谨慎,不会鲁莽的。”

李信听到赢子婴的话,也稍微放心了。他也不再多说,抱拳弯腰后就走出了大帐。

……

星夜,李信领骑兵从秦营出发,军中具体事宜他都让新来的那位公孙止好好交代给前将军周援。

他通过只言片语发现,这个叫公孙止的前御医,还是有点能力的。秦王曾派人跟他说过,这人有过目不忘之能,李信也曾考验过,知道确实有此能力。公孙止虽然有点夸夸其谈,李信还是对他颇为重视。李信相信,自己跟他交代的事情,他必然会一字不漏的转交给周援。

此时正是九月中旬,一轮弯月悬挂在天上。前晚打了几个雷下了几点雨后,天气突然好转,夜里也没往昔那么冷,所以老将军一路行军也颇为轻松。

从秦营到灌婴大营约要走六七个时辰,此时才不过入夜二个时辰(戌时)了,到灌婴大营也不过寅时。李信不急着寅时动手,而是提前一个钟头就下令全军休息,吃些干粮后,在天开亮的时候才开始突袭。

李信布置妥当后,自己也稍微眯了会,不过年纪大毕竟还是睡不着。他掏出碎布将长戈仔细擦拭,今天必然要它饱饮鲜血!

天空开始乏白,月亮也越来越淡。老将军一声厉喝:“全部起来!”

周围的亲卫拿着皮鞭吆喝着部队起来,有谁懒着不肯睁眼的就使劲一鞭子抽去!等到骑兵们都上了马,老将军又大声喝道:“将水葫取下,倒在脸上!”

这是他让大军在行军之前就准备好的东西,为的就是让秦兵能在这个时候发出最大的战力!

一壶水从头顶上浇下,整个人神志顿时一清。

“将火把都点燃,别扔掉!”

看到周围士兵也没那么困了,老将军一马当先,扬鞭喊道:“出发!”

轰鸣的马蹄声在这个微凉的清晨响起,秦兵有斥候做向导,一路上行得极快。穿过三岔口,从中直入,行不到两里就看见那犹如葫芦嘴的山沟!

千骑声势如雷,老将扬戈长啸!

马蹄声顿时将山沟里的士兵惊醒,灌婴裹着被单一下滚倒在地上。他心一惊,反手抄起放在桌案上的长剑。一个护卫惶急的跑进:“将军!大事不好了,秦兵偷袭!”

灌婴怒骂一声,也顾不得披挂了,提着长剑立即出了营帐。

此时的营地已经乱成一团,秦骑从外面冲进来的时候,大多的骑兵都还在睡觉。他们都是在梦中被惊醒的,起身后,就看见到处的火光与砍杀声。

秦骑们将持在手里的火把全部向帐篷里扔去,然后分着百人一组,向营地冲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