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页(1 / 2)

郝风楼最后咬咬牙:“好,事就这么定了。”

二人一拍即合,郝风楼的心也就落下。

紧接着,郝风楼交代了程子金一番,鼓励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呢,一些缺陷却还是要揭露出来,铁车能走才是刚刚开始,这载重和舒适度也是大问题,甚至一些铁车的结构,还要再完善一二,程子金倒是并不介意郝风楼的‘鸡蛋挑骨头’,事实上他的身心早和铁车联系一起,他心知改善工艺和结构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许多问题确实还需解决,因而满口答应,兴冲冲地指挥着人竟火车缓缓开进铁路末端的一个露天工棚里进行检修去了。

……

夏元吉荣升铁路局总办之事,其实知道的人并不多,甚至于一开始,这铁路局的招牌挂出来,也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可是当越来越多消息放出去,许多郝家的人和银子都往铁路局送的时候,那些嗅觉敏感的商贾们便嗅到了一丝银子的味道了。

随后,大量的人手开始招募,再之后,一群匠人专门进行了培训,等到消息传开,谅山立即陷入了疯狂的状态。

一座座专门制造铁轨的工坊架子已经搭起来,随即就是大量吃进钢铁了,但凡验收合格的钢铁,有多少要多少,而劳力亦是如此。

一时之间,当消息传开的时候,钢铁的价钱立即开始上扬。

价格暴涨之下,各个铁坊已经坐不住了,从前一千斤钢铁,也不过赚十几两银子的纯利,可是现在,利润却是二十多两,足足翻了一倍,同样一万两银子,去做其他买卖,一年下来能赚一千两,可是投入铁坊,就可能是两千乃至于三千两。

更重要的是,铁路局那儿,是拿出了较为高的价格,有多少收多少,这就意味着,铁坊只需要生产,甚至连掮客都不必要了,生产多少,就直接可以售出去,几乎是等同于躺着挣银子。

这就意味着,你做任何买卖,都有亏损的可能,可是做铁坊的买卖,只要铁路局还有钢铁的需求,就永远稳赚不赔。

本来近来就因为工坊越来越多,工坊之间的竞争颇为激烈,因而导致市场有些低迷,后来那暹罗之战后,市场开始微微有些上扬,可是现在,却是直线拉升,这办铁坊已成了时下最流行的事,不只是如此,由于铁路需要大量的枕木,这木坊亦也不差,大家争先恐后,生怕自己错失良机,各大商行,都在追加资本的投入,而炼铁的最新工艺,如今也有了长足进步,许多工坊甚至专门蓄养了一批巧匠,专门研究的,就是提高炼铁的生产效率和保证钢铁质量方面。

雨后春笋的工厂在兴建,自然需要劳力搭建工坊,砖坊近来也成了热门,瓦坊更不必说,还有专门炼铁的机械工具作坊,也趁机大赚一笔,而最重要的,还是人工,铁路局那儿在招募人工,新建的无数工坊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挖矿采木的对人工的需求更高,有时候甚至为了争抢几个劳力,一些商家竟是到了撕破脸的地步,于是乎,一群专门从事引入人口的会门也就应运而生。

要知道,谅山这等繁华之地,三教九流聚集,会门早已出现,而且控制了诸多赌坊、青楼,乃至于连码头,也曾被他们垄断,若不是巡捕局大力打击,近来收敛了许多,可是如今,他们有寻到了一个更大的生财之道。

第六百八十三章:入宫

各种会门,其实日子过得并不太好,尤其是几番打击之后,更是落魄无比。

可是他们地生命力,却是实在强大,终究总有许多灰色地带供他们游走,因而他们虽然没有壮大,却并不曾消失。

这群本来每日在赌坊里放债或是青楼里给人看门的不良子们,如今却发现了一条财路。

这些人数百数千的通过各种手段开始进入内陆,前去广西、云贵、闽粤等地,这沿途的关卡和巡检尽数通过各种手段买通,或是买通,或是送贿,很快,便与各路巡检和关卡的守备便与他们狼狈为奸起来,甚至在闽粤等地,这些人私自弄了海船,打通了海路巡检的关节,随即,便开始疯狂的招揽苦力。

交趾之名,其实早已各省传开,虽然士绅和官吏对此嗤之以鼻,可是一些已经前去谅山谋了出路的,总是零星有些书信来,再加上那些会门与本地的赖子们勾搭一起,这些市井的泼皮四处渲染,说那谅山乃是金山,人只要去了,躺着都有饱饭吃,衣食无忧,那儿的粮食,都是结在树上,不需耕种,只需动手一摘,连去壳都不必,直接便可食用。

仿佛只要去了交趾,这辈子便可衣食无忧,吃香喝辣,自在无比。

这是一条灰色的产业链,从会门到官吏,甚至于本地的许多泼皮相互勾搭一起,而后将人‘骗’上船只,扬帆出海,一船船的人直接到海防登陆,又或者通过陆路,路引都暗中有人开具,有的甚至直接伪造,即便没有伪造的,沿途的官兵也并不刁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意放行。

这会门之中,还有一定的组织性,哪些人是接洽工坊的,工坊那边肯出多少银子买人,到了地方,这些人又该如何收容,也有专门与各地官吏打交道的,甚至于根据官吏的大小和重要性,平时冰敬碳敬的多寡,也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至于与各省的在泼皮和道门、会门的合作,如何分取利润,也绝没有马虎,他们起先还只是小打小闹,可是到了后来,却因为这交趾人力越来越紧张,便开始变本加厉起来,交趾这儿,也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甚至开始大肆制造私船,都是体型巨大的福船,占据沿岸的岛屿,以这些岛屿为补给的基地,疯狂的将一船船的人转送交趾,到了交趾,自有人接应,将这些统统安排好后,免不了便开始露出本来的面目,告诉他们,人在异乡,尔等无依无靠,想要安顿,咱们倒是可以帮办,只是需要签个卖身契约,五年即可,到时自有人给你提供衣食住宿,只是这五年里,所有的工钱,就免不了归会门所有了。

其实被转卖来的人,大多都是衣食无着的穷苦百姓,他们本就屋无片瓦,衣食无着,对他们来说,来到这里,能有一口饭吃,就已是祖上积德,此时听到米饭管饱,却要给人做工,竟是觉得这是恩赐,倒也乐意。一些不乐意的,自然也有人专门‘教训’,会门的手段,大抵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