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私企都流行从员工每月的工资里扣一部分下来,比如人均累计扣除两千元,等工作满一定年限,比如三年后才返还,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但是冯一平不想这么做,不说这是违反劳动法的,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他不想在自己开的公司里重演,留下一点钱,还是留不住人,也不是好办法。
冯一平没想到会带来这样的副作用,也没空去想,回到公司,就接到包卓远的电话,邮件已经发到他邮箱里,他一看,足足有三十五万字,都是他安排下去的几个课题,由杂志社的那些笔杆子整理分析而成的资料。
包卓远花了不小的代价,终于组织到一批还算知名的专家学者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主要的吸引力,可能就是那些文章的作者名称,杂志要想在创刊后打响在业界的知名度,让那些目标客户能订阅,并且想到在杂志上打广告,只能指望冯一平这边。
政治方面的内容,主要围绕在美俄两国,以及宝岛今年的蓝绿之争上,宝岛虽然只是一个地区,但是因为牵涉到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今年又可能实现第一次政党轮换,所以也是一个国际热点。
经济方面,重点当然是冯一平交待的互联网现状调查,从大家的观点来看,普遍都还是保持乐观或者是盲目乐观。
还有关于石油价格方面的情况,以及不同的国际机构和专家学者对明年世界经济大势的展望。
……
冯一平虽然知道结果,但是写文章嘛,不可能只提一个结果出来,那体现不了作者的水平,你顶天就是一个预言家,所以,他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尽快在这些已经浓缩过的资料里,撷取那些可以作为他论断支点的理由。
看到冯一平看着电脑皱眉,黄静萍和金翎都围过来,“这是什么?”
“还是浓缩的精华。”不过这一次,冯一平说这些话的时候,就不像刚才那么轻松。
“金姐,金大美女,我需要浓咖啡,帮我泡一杯呗!”
金翎看了几眼前面的关于政治方面的资料,一点都不感兴趣,“你写出来的这些东西,可不要贻笑大方才好!”
“贻笑大方?到时我送你一百本,你先让金大主任看看,到时你就知道本天才究竟有多么天才,看看你老爸会不会追着你多要这本杂志!”
“哎呀,天怎么这么早就黑了?原来有那么多牛在天上飞。”冯一平说了那么多段子,金翎最爱用的还是这个。
“那我呢,我干什么?”黄静萍问。
“你,”冯一平看了看门外,做出一副痴汉的样子,“你说呢?”
黄静萍吓得马上跳到一边,“这是公司,你别乱来啊!”
“就是公司才好!”
“你个疯子!”黄静萍又羞又恼的看着他,“我去找金姐。”
喝了一大杯苦咖啡,冯一平开始埋头苦干,老实说,对杂志,他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有信心,这个行业他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包卓远虽然不错,但是水平显然不是顶级的,所以重点就还是在他的这些文章上。
虽然他的干货很多,但是,他的有些观点,比如互联网泡沫,要到第四期杂志出来的时候才会验证,其它的经济大势和政治上的一些事,则更迟。
所以其它的方面,可以泛泛而谈,在创刊号上的重点,还是放在一个季度之后的互联网泡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