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想买,一个想卖,讨价还价了半天,最后定下来,一百万起返利,额度为五个点,当然,肯定是不返现的,依然是返货。
手里拿着合同,目送着那辆车翻过村后的山岗,冯振昌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欣喜,“去,跟你妈说,中午我叫你大伯二伯还有四叔到家里吃饭。”
旁边的两个厂长还是有点不相信,拿着那几张纸,“这就谈下来了一百万美元?”
得知消息的四叔,走路都嫌慢,骑着自行车跑了过来,“谈下来多少?”
“一百万,”冯振昌笑眯眯的说,然后补充了来那个个字,“美元!”
“那这是,要发动几个村一起种萝卜啊!”
跟着,妈妈也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她要当面确认一下,“一平他们说的是真的?”
等到中午回家的时候,一路都是各种贺喜声,冯振昌笑得,那个灿烂啊!
第九章 当兵
屋顶,四角烧着四盘蚊香,已经没几天好蹦跶的蚊子,现在咬一口是一口,口口扎实,不得不防。
中间摆着三张躺椅,三个货懒洋洋的摸着肚子躺在上面,一旁的小桌子上,有三个一点红瓤都没有,挖得只剩下皮的西瓜头盔,还有几串葡萄没动,确实吃不下,刚吃完饭,一人又干掉半个西瓜,得消化一会,肚子里才会腾出点地方来。
楼下这会还挺热闹,就像开会一样,其实就是开会,不过他们是喝着小酒,吃着好菜开会,经常是好多人一起说话,听都听不清,只有冯振昌发言的时候,才会安静点。
食品厂接下个大单子的消息,下午就在周围的几个村子里传遍了,不但那些村长来了,那些村子里,有些觉得和家里关系不错的人,也来了。
当然就一个要求,希望自家的地,也能种上萝卜,到时食品厂会收购。
“你说,他们会扯到几点钟?”肖志杰问。
“十点应该差不多了吧。”王昌宁说。
冯一平摇摇头,“我看够呛。”
“我觉得也是,”肖志杰说,“你刚才在下面没听到吗?好几个说话都太委婉,把东南西北都面面俱到的扯一遍,到最后才明白,他要说的却是中间的事。”
这个家伙说的很形象,确实,老家这块的人,平常越是重要的事,越不会上来就直接说,总要铺垫一大通,最后才表明主题,而且,好像都觉得要这样说话才有水平。
“这也算是大事,可以理解。”王昌宁说。
“其实很简单,他们今天不来也没关系,到时都要一家家签协议的。”冯一平拿着蒲扇摇了几下。
“种个菜还要签协议?况且这也是帮他们增加收入的好事,他们怎么会不配合?没必要吧。”王昌宁问。
“很有必要,把话事先说清楚好,免得日后麻烦。”肖志杰也有很强的契约精神。
“都带着他们致富的事,会有什么麻烦?”王昌宁还是不同意。
“你啊,太幼稚,好心办坏事的例子还少吗?”肖志杰摆着一副老大哥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