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页(1 / 2)

这样金光闪闪的财报一出,当天,怡佳的股价就小幅反弹38!

沙丘路上的那些风投,都在第一时间,热情的给冯一平打来了感谢的电话。

到27号,小汤山医院主体工程完工,28号,工程收尾,29号,通过验收,30号,交付使用。

这样一所占地12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病床一千张的一家一级标准的传染病医院,只花了短短7天时间,继深圳速度之后,在世人面前,我们又创造了一个小汤山速度。

而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大量的药品、器材采购,全部完成,其中,有些设备,还采购自海外,而1200名医护工作者,也都一最快速度赶到,在劳动节当天,就让医院正式启用,并接受了首批156位非典患者,这在其它国家,都是不可能想象的事。

世界,也感受到了中国抗击非典的决心。

第三百一十四章 我们的节目

内蒙大草原,一座规模尚可的度假区里,嘉盛传媒总经理陈韬,现在胡子拉碴的,面色黝黑,有了几分牧民的意思,他把一个密码箱交给自己的一个得力助手,“小方,一定要安全的带回首都。”

“陈总你放心,我向你保证,绝不会有任何问题。”

他们并不是故作郑重,更不是在演戏。

这箱子里面的带子,是他们近百号人,在草原里风餐露宿了个把月的成绩,也是嘉盛传媒和汽车网重金投入的结果,容不得半点闪失。

“等等,”蒙古包里走出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提着一个旅行包,同样留着浓密的胡子茬,“老陈,我还是跟片子一起回去。”

“上官,”陈韬拉住他,“不是都说好了吗,你这是干什么?这里哪能离得开你?再说,你就不担心到了首都,短期内就再也出不来?”

中年人复姓上官,名求方,是这一次的总导演。

上官导演,和老谋子的经历一样,原来是摄影师,后来转行做导演,只是他这人,就跟名字一样,方,太有个性,不懂得变通,立志做导演后,在圈子里混得潦倒异常,为了全家的生计,不得不重操旧业,干起了摄影师的行当。

机缘巧合,他帮着嘉盛婚庆拍了几次片子,摄影的功底确实不错,拍出来的片子很受好评,陈韬看到冯一平的计划书之后,开始物色团队,找摄影师的时候,把他也拉了进来。

不想上官一听说是这事,竟然毛遂自荐,那啥,导演我也做得了。

恰好,陈韬联系了几个导演,但是条件始终谈不拢,好多导演一门心思只想拍电影,对这样的事不感兴趣,而一些有兴趣,也算小有名气,愿意接这个活的导演,提的要求又太高,最后那几位要求能接受的,偏偏又不同意传媒公司协议上很关键的一条。

陈韬和上官一谈,顿时觉得,这人水平还不错,而且冯总也说过,这事的导演,和电影导演要求不一样,只要按着本子来,画面、构图好就行,对知名度没要求,没见这次的三位嘉宾,同样是名不见经传吗?

总之,陈韬也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胆子大,那就你了。

而上官求方,只要让他有机会做导演,啥都同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的配合,应该说还不错,各项进度,也都很顺利,算得上好搭档,陈韬不想出什么岔子。

上官把包丢进吉普车,“我相信冯总能让我出来。”

“上官,”陈韬脸色有些不好看,把他拉进蒙古包,“当初我们可是说好的,协议上也写得明明白白,你并没有剪辑权。”

这一条,也是那些导演不同意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