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6页(1 / 2)

至于这边的便利店,为什么叫有佳?是因为新注册的这家公司,从嘉盛手里买下了商标使用权。

黄静萍还认真的拿着文件看了起来。

冯一平一把收起来,“别看了别看了,早点去市区,早点领略这边的美景,重点是,我,哦不是,我女儿,迫不及待的想尝这边的美食。”

“我看是你吧,饿了几十年一样。”黄静萍说。

“可不是饿了几十年吗?”两辈子,他是第一次来这边,所以才没有安排去曼谷出席开业仪式,而是选在这边。

李子雄发现有些看不懂这个隐在幕后的年轻老板,或者说,他觉得以往听到的关于这位老板的重要资料,都是错的。

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李子雄也是毕业于美国名校,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他先是学工程,后来转学商科。

毕业后,在美国、法国分别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回到新加坡,负责那家公司的东南亚业务。

这次在猎头的牵线下,加入有佳,重返故土,其实是看重嘉盛在美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论起在这方面的成就,两岸三地,目前只有嘉盛遥遥领先,而冲嘉盛在社交和视频领域的发展前景,以及冯一平在其它领域成功的和竞争者拉开距离的做法,后来者想迎头赶上,那只能是遥遥无期,遥不可及的事。

故而他的想法,是先以有佳为跳板,日后再到嘉盛其它那些自己更感兴趣的岗位。

据他了解,嘉盛的高层,目前还没有多少自己这样的国际性人才,他很看好自己将来在嘉盛的发展。

在确定来嘉盛之前,他就详细了解过相关资料,尤其是冯一平的个人资料。

从他的履历看,只能说,这个人真的让人无话可说。

那简直就是一个老天眷顾的人物,不但总是能敏锐的领先他人一步,找到未来大有前途的领域,而且进入的时期总是特别好,有些领先后来者,但并没有领先太多。

没有领先太多,意味着这个市场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培育,稍稍耕作一番,那些沃土就能成为熟地,很便于耕种收获。

他组建的团队,不得不说,也非常有力,总是能利用领先的这一段时期,尽快的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同时和其它的关联公司搞好关系,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绝对优势。

让那些后来者以为距他们只有一步之遥,但无论怎么发力追赶,却只能看到他们的后背,那一步之遥,其实有如天堑。

这个人虽然年轻,但是在有眼光之外,还很有手段,他在美国的表现,跟那些土生土长的美国企业家完全没有任何区别,熟练的运用当地的法律,熟练结交美国商业圈的名流。

而且因为他那本书的关系,他结交的都是美国一流的企业家。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大陆,确实是刻意避免和官员打交道,但在美国,却能娴熟的和政客往来,甚至,已经在试着扶持一些政客。

虽然并不看好他押宝的那位非洲裔州议员,但李子雄非常佩服冯一平的冷静。

他不是不知道跟政界人士交往,会为自己带来怎么样的好处,但是,他就是能做到在国内跟那些人保持距离,这真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

至少李子雄认为,如果异位而处,他不会是国内国外两套做法。

一个天才的创始人,很容易带领一个公司壮大,但是一个天才的创始人,同样会有让自己的公司陷入危险境地的可能,天才,有时容易依据自己的本能和直觉行事,但像冯一平这样冷静的天才,则很好的杜绝了这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