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多?”贝佐斯惊道。
“对,三倍多。”
“工人会不会劳动强度太大?”佩奇皱着眉问。
这个问题,冯一平让安捷的一位英语不错的高管来回答,“在订单多的时候,我们的工人,能够连续30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
“连续30天工作12个小时?”那几位皱起了眉头。
冯一平知道他们肯定想到了其它的地方,比如权益保护,缺少工会什么的。
有些事,不但是他们这些钱多得只是个数字的人不懂的,也是普通的美国人不懂的。
“我们等一会可以问这里的工人,也可以在这个工业区,问路上随便碰到的工人,然后你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发愁的不是加班太多,而是加班太少。”
“为什么?”既然冯一平这么说,他们自然是相信的,但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啊,因为多加班,多工作,他们就能拿到更多的工资,这样家里的日子,才会更富裕,更幸福。”看着眼前的这些工人,冯一平说。
曾经和现在,他熟悉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流水线上,或者是其它行业里普通的一员。
如果刨除那些口号,从根本上来说,创造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奇迹的,就是这一个个普通的工人、职员。
随行的领导们马上看到,之前还有些挑剔,有些不太在意的那几个顶级的美国商人,突然就有了些变化。
尤其是他们看着那些工人的眼光,居然很敬佩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家伙对上自己时,都不会如此啊。
是的,努力工作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值得敬佩,这可以说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
第七百一十八章 酒会
香港,宝华酒店集团的执行董事罗欣兰,正在笑容可掬的通电话,用的还是有几分标准的普通话,而且话里还带着几分娇俏,“对,徐主任,是啊,这么难得的场面,我也想见见世面嘛。”
“我知道你神通广大,要求不高,只要一个名额就好,只要我能参加就行,拜托了,下次我一定请你吃饭。”
本来,以她罗大小姐的家世、名声,还有自身条件,面对一位男性官员,都做出了这样难得的许诺,应该是无往而不利,但是,今天这事,还真就是不行。
对面的那位主任丝毫没有动心,“抱歉罗总,你的这个要求,真的超出我能力之外,我实在是无能为力。”
“哪里,我知道徐主任你一定会有办法的,麻烦你……徐主任,喂?”
对方竟然都挂了电话。
这还真让罗欣兰有些不敢相信,居然挂我电话?
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再想其它的办法,而是马上跑到休息室里,仔细的照了照镜子,没有啊,老娘我依然是风华正茂,貌美如花啊!
那他怎么就挂了我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