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2页(1 / 2)

“坦白说,离开的这近十年时间,国内的变化,真的非常非常大,但我确信,我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融入进去。”赵勇说。

这也是冯一平看中他的一点。

那些有着在其它一流公司光辉履历的人,比如佩奇他们原来中意的那位李博士,到国内后傲不傲慢且不说,多半一开始想的,是怎么改造国内民众的一些习惯和看法,让国内的用户适应他们的那一套,他们认为先进的和正确的那一套。

融入?他们才不会有那样会拉低他们档次的想法呢!

他们一向只会把对国内市场和用户的尊重,放在口头上。

但是,呵呵,改造国内用户的习惯和看法,有那么容易?

“能这样想,肯定没错的。”冯一平说。

“放心吧冯总,我会把我们当作是一个在国内刚刚开始创业的搜索公司,虽然我原来研究的领域,并不是搜索方面,但我非常清楚,在我们国内这样超过10亿人口的大市场面前,保持足够的谦卑,而不是骄傲,肯定没错。”赵勇说。

“这话我没可以共勉。”冯一平笑。

“冯总,你知道吗,在美国很长一段时间,我最难接受的,就是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在国内有业务,也来过国内不止一次的知名公司高管,对国内很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偏见。”

“所以其他的我不知道,在本土化这方面,你放心,我一定能出色的完成。”

“我相信你,那么刚好,这个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冯一平说。

谷歌搜星,是谷歌加入中国以来,所发起的一项投入最大的推广活动,这自然也是让谷歌为更多的用户所接受,让谷歌中国更本土化的一个好机会。

“我明白。”

“这是让谷歌中国更中国化,让更多国内的用户,了解我们的搜索的一个计划,但同时,另一个计划,也希望赵总能重视起来。”

“你是说,那个训练中心?”赵勇问。

“是的,就是那个训练中心。”

这个训练中心,也是出于冯一平的提议。

它主要是用来培训国内的创业者,培育创业文化和创业友好的环境,并帮助国内的创业者跟硅谷等建立联系。

这是冯一平让谷歌中国,深入国内融入国内的另一个举措。

让赵勇作为谷歌中国的掌舵者,让谷歌中国本土化,是一个方面,让国内更多的人,了解硅谷,了解硅谷的文化,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两方面共同作用,效果自然会更好。

“你放心冯总,我也很看重这个项目,刚出去的时候,很多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寄语都是,出国学习先进的经验,再回国服务。”

相信这也是很多出国深造的人,都熟悉的寄语,但能这么做的,至少在现在还真不多。

“我自己现在总算有机会这么做,但这个培训项目,才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因为这个培训项目,就是让更多的国人,能学习硅谷的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