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9页(1 / 2)

如果商家和平台双方,都能够做出这样的承诺,那么,一定能有效的打消至少一部分人的顾虑。

“没问题,”“我们赞成,”“本就该这样,”董女王、联想的杨总、张总马上说道。

老马看着冯一平,发现冯一平也在对他笑,作为平台方,他们需要的最大的一个支持,终于到手。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融洽

后来尤其是到双十一的时候,阿里某东之争就非常厉害,总体的感觉,或者说冯一平个人的感觉,还是某东更喜欢撕一些。

某东的一方,一边各种显示自己足够强大,一边又各种叫屈,遭受阿里的打压什么什么的。

关于阿里某东的模式,以及优劣,他们自己和吃瓜网友们,也是各说各的好。

但说实话,等冯一平也习惯在网上购物时,这两者的区别,已经越来越小,模式都是趋同的。

从性质上说,虽然所占比例不同,但两家都有自营和非自营业务——也就是他们都是开放式的平台。

从网购用户最在意的体验,到货时间上来说,两家在一些业务上的到货时间,也是相同的,都有当日达、次日达。

从商品品质上来说,两家也都有假货。

阿里就不必说,早期的淘宝,只要有个身份证就能开店,鱼龙混珠那是免不了的。

但是阿里后来在这方面比较坦荡,它平台上的商家大致有三种:良心价卖正牌货的;摆明说店里的东西不是真的,就是便宜的;打广告刷信誉以次充好的。

而一向总是强调自己平台上商品品质有保证的某东,这方面并没好到哪里去,或者说性质还要更恶劣一些,一方面强调自己的东西好,实质上包括它自营的部分,买到二手货的也不是个别的现象。

同时,一个大家都清楚的事实是,某东的平台上没有差评——只这一点,就能看出很多内容来。

从公司效益上看,阿里很赚钱,而某东却不赚钱,而且这个差距只会大不会小。

和很多人一样,冯一平也把某东和现在自己算熟悉,目前同样不赚钱的亚马逊做过对比,从他的认识来看,自己熟悉的这个亚马逊,比原本国内的bat,真的都要厉害。

它在科研上的投入,不是开玩笑的,就说它对云计算超前的重视和投入,原本的bat都不能比——当然,冯一平现在要改变这一现状。

而我们知道,云计算,也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强载体。

所以除了包括自主物流在内的模式相同,以及长时间不赚钱的状况相同,实际上,某东和亚马逊,真的没有可比性。

而从最后的结果上来看,某东还一直在拿阿里做对手,一直说,我要超越它,而阿里却说,我要创造千千万万个某东。

虽然这话里免不了有吹牛皮的成分,但无可厚非的是,当某东还对着阿里猛撕的时候,阿里确实在稳步的走向世界……

这些,也是冯一平在开始创业之前,在创办有佳之前,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网上商城,采用阿里的模式,还是某东的模式的原因。

或许此时老马还没有意识到,但冯一平一直对某东那边很关心,他们在上半年,砍掉了自己全部的线下店面,显然是想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到线上来。

而冯一平此前对他们有印象的一点就是,在前期,他们正是靠着自己线上商城高品质的电子产品,做出了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