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的头头脑脑们,在五里坳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最大的作用,也就是没用增添太多的阻碍。
而之所以会那样,也不是因为他们自觉,而是,冯一平加大在五里坳投资的时候,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力,县里已经不能拿捏和为难他。
但这些话,当然不好当着县里的这些官员来说,因为那就等同于直接说他们的无能,直接扇他们的耳光。
“我们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在为这个目标准备。”
“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书记和县长对视一眼,这听起来,好像比他们要求的还要好?
高兴的笑容又浮上来,“冯总你请说。”
“这方面,昨天我在省里已经汇报过。”冯一平揉了揉额头,回省里的这两天,几乎就是连轴转,此时真有些累。
“我可以这样说,到明年,最迟到后年,我们在五里坳投资的项目,能为五里坳之外,全县所有人,都提供一个工作。”
这一下,包括苏明峰在内,县里所有的领导,都张大了嘴巴。
为除五里坳之外,全县所有人,都提供一个工作?
尽管他们很少为下面贫困村镇的发展真正想办法,但他们自然都知道,要让大家脱贫,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给他们提供一个每个月都能领工资的工作。
最后还是公安局长先开口,“那就是,提供超过20万个工作机会?”
“是的。”冯一平肯定地答道。
第三百五十二章 来条铁路
县长此时也终于回过神来,如果嘉盛的投资,能新增超过20万个工作岗位,那还管他投在五里坳还是县城呢,“要求呢,高吗?”
因为如果嘉盛提供超的,是过20万个编程工程师的职位,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冯一平当然不可能开这样的空头支票,“通俗的讲,大部分都是普工,40岁以上的人,经过培训以后,都能适应。”
刚刚才把嘴巴合起来的领导们,此时又高兴得合不拢嘴,普工,40岁以上的人?
这怎么说呢,这简直就意味着是量身定制。
除开五里坳,县里其它的地方,恰好不缺这个年龄段的人。
书记和县长,至少都是见过世面的,此时一致性的有些说都不会话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现在留在村里的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农民成为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