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4页(1 / 2)

“至少前期会是这样,光学园区正在紧张的扩建中。”冯一平说。

县长的脸色又有些变,“那么,冯总的意思是,让大家也都在五里坳安家?”

如果是那样,那五里坳倒会是越来越好,但县里其它的地方,那真是连人都没有了啊。

“不,我还是希望,大家能住在现在农村的家里。”冯一平说。

“那么,交通会是大问题,”县长说,“就是县里财政补贴开通公交,来回一趟,至少得两个多小时。”

所以说,这些领导,问题都还是能看到的,就是想不想解决,有没有能力解决而已。

“这方面,我们也在考虑,不但是通勤,目前五里坳大宗货物的运输,成本相对也比较高,”冯一平说,“所以,我们认为,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是,从市里,修一条到我们县的铁路专线,并延伸到五里坳。”

“啊!”那边又齐刷刷的长大了嘴巴……

第三百五十三章 并非高不可攀

领导们之所以惊讶,自然是因为,铁路,这是一个大项目。

不然,就他们市,到目前也不会还有三个县没通铁路。

这并不是因为,建设难度太大,实际上,从高速的建设就看得出来,难度其实并不大。

高架当然有,不过主要是通过低洼地带,而不是因为河流或者湖泊,尤其是在这样的建设中,难度最高的隧道,其实并不多,从他们县到省城的高速,有且只有县内有一处隧道,长度也不过才300米而已。

这个隧道的施工难度,也一般,没有上塌下陷中有暗河之类的问题。

实际上,之所以在他原本的记忆里,他们县到后来一几年高速终于都通了,依然是“手无寸铁”,原因说白了,还不是因为穷?

如果把国家当成是一个大家长,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她就是一个嫌贫爱富的大家长,哪个孩子贡献大,她对哪个孩子的支持力度就大。

这样一级级的下来,到市里,也是一样一样的,在进行这样大项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时,一定是先要紧着那些表现好的县,有些时候,弃直取弯也不是问题。

但问题是,因为五里坳如彗星一般的高速崛起,在市里,他们县的地位,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

他们完全可以正正当当的向上面发出这样的呼声。

毕竟,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甚至沿海发达地区,不同铁路的地级市也依然存在,但像他们县这样,建设难度不大,也有实际需求的地区,还不考虑铁路建设,有些说不过去。

“修铁路所带来的战略意义,我想毋庸多言,领导们比谁都清楚,我想说说铁路修通之后,所带来的一些实际意义。”

“首先,这将极大的降低我们县大宗商品运输的成本,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其次,这还将有力的分担高速同行的压力。”

“我想各位领导其实也清楚,按这样下去,估计四五年之后,现在的这条高速,运力将会非常紧张。”

“而想必各位领导也清楚,相比修建高速,其实铺设铁路的成本,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