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6页(1 / 2)

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真是如此,我们现在负担国内一线城市的一套房子,也真不轻松的表情来。

冯一平马上把话题转回去,“这样的未来,也是对我们的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尤其不友好的一个未来。”

“高昂的地产价格,甚至有可能拉低我们在人力资源成本方面的优势。”

“因为美国看起来一定会对制造业采取全方位的提振措施,而我们对制造业的创新升级,不但没有有力的支持,反而会被动的给它们增加负担,我们的制造业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我们的产业竞争力,将会普遍下降。”

“……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就业,影响到民众的收入,民众收入增长困难,消费自然也难有效提升……”

“那么到那时,各位的主要客户,恐怕也只有房地产。”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那样的情况,我想各位也一定不愿意看到。”

大家都清楚,那样极端的情况,应该不会出现,但一想到那样极端的情况,就意味着情势可能会被他们的客户主导,也就是,主客异位,他们真就轻松不起来。

同时,那样的情况,自然不可避免的意味着民众的储蓄大幅减少,因为,在购房之后,大家哪还有钱来储蓄?

那样的情况,自然也意味着巨大的泡沫,对他们银行来说,那就是巨额的呆坏账的风险……那好像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

“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内的各行各业,都像在跟风似的总结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但遗憾的是,我们好像对这次金融危机的起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下挫,选择性的视而不见。”

“对美国那么多因为投资房地产,而遭受了巨大损失的民众的遭遇,也视而不见。”

“那么多美国民众遭受损失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相信美国的房地产价格始终会上涨,面对这样的错误观念,我们的很多人不但不警醒,反而依然还把这一条当作铁律……”

“只是各位,其它人都可以无视这些,我们如果也无视,应该吗?可以吗?”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着,但没人回答他的问题。

第六百五十八章 周老师的奔走

冯一平和各大行的高管讨论未来的发展趋势时,另一方早就准备好的第二波攻势如期发动,只是这一次的成果,他们自己都知道,应该不会有多大效果。

他们这次原本期望达到的目标,是把冯一平塑造成一个最大的地产商。

这次的接近30家媒体,都在反复陈述这样一组数据,嘉盛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在国内已经兴建了16个超大型的仓储式物流中心,累计用地超过2万亩!

加上计划中的那些待建的物流中心,拿地至少在3万亩以上!

除此之外,冯一平旗下的公司,还在国内的一线城市,和大多数重点城市,都储备了配套的员工公寓用地,累计也不会少于7000亩,而这些公寓用地,地段要更好。

“尤其要说明的,从我们掌握的确切数据来看,冯一平旗下公司拿到的超过3万7千亩的土地,成本极低,其中有三处仓储中心的用地,是不可思议的免费使用!”

“另有5处仓储中心,拿到的是地方政府已经平整好的土地。”

“除此之外,他们所有的项目,自然还都享受着最好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