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确实很满意。
让他满意的,还不止如此。
不好说也是他的功劳,但计划的其它细则,同样兼顾到了他原来的一些顾虑。
因为这个计划所需要的资金中的大部分,还是需要地方自筹,而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各方基于自身情况的考量,所投入的资金总量,一定是高于计划的资金。
而这些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将会不可避免投向房地产及相关领域,所以计划中还要求各地,在发展房地产市场时,一定要从大局的角度,按合适的比例,去配建保障房。
计划中并没有规定相关的配建比,也没有要各地明确相关的数字,看起来只是空洞的提了一个要求,但冯一平对此同样非常高兴,相比之前没有明确提出这一点,这同样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进步。
国内房地产市场中,保障房的配建比,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定出具体数值的问题,包括建设的套数,实际上也是一样。
但考虑到我们国家的具体环境,在这样的文件中出现这样的提法,那就已经非常不错,因为这就意味着后续一定会解决这些问题。
之所以目前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应该是妥协的结果,毕竟在保障房的建设方面,目前已经争取到了占整个刺激计划四分之金额的投入。
还是那句话,饭要一口一口吃,肥要一点点的减,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气也瘦不下来。
关于他后来所提的另一个方面,让中国智造,升级为中国智造的这方面,这个计划中,并没有列支资金去推动。
对此冯一平并不遗憾。
对我们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自然是优先解决其中最重要的,关系重大的。
只要房价不一路狂飙,只要不是干什么都不如炒房,他相信,有些事情,大家会自发的去做。
他对此充满信心。
他此时急切的希望见到周老师。
第六百八十五章 高兴
首都,路灯都亮起来的时候,周老师接过秘书手里的包,准备回家好好歇歇。
秘书已经帮他算好了时间,这时回家,刚好赶得上新闻联播。
但就在这时,电话响起来,秘书一看,“冯总的。”
周老师伸手接过来,“一平……”
那边马上夹七夹八的来了一通,“周老师,什么也不用说了,只要你接下来没有重要会议,我一定要请你吃饭。”
周老师愕然,有多少年没人这样临时请自己吃饭,而且还语带强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