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所有人,包括许攸在内,都没想到,这场“叛乱”,绝不如此简单。
……
淝水出将军岭,分二支,北支流经寿春,注入淮水,南支则注入巢湖。此时北支流域是龙狼水军控制,而南面水域,则是驻于西曲阳的曹军控制。
此刻,从寿春秘密地道逃出的“叛军”,正乘着十余艘渔舟,趁着夜色,向曹军控制的淝水以南悄然撤退。
舟舱里,两个蒙面首领俱已摘下面巾,那个叫公奕的首领,正执着重伤首领满是污血的手,悲声道:“凌兄,我们已安然逃出寿春,完成了主公所托。再坚持一下,我们就可以回到吴郡了……”
猎猎火把映照下,凌兄的眼神已涣散,奄奄一息,一开口,鲜血便从嘴里涌出:“公奕,我……我不成了……我不服啊!那个甘兴霸,都没给我正面一搏的……的机会……”
“是的是的。”公奕双眼湿润,紧紧握住凌兄的手,哽咽道,“若非兄已力竭,又遭暗算,甘贼绝非对手。”
“告诉我儿凌统,一定……要替我……挑战、击败……甘、兴、霸……”
“凌兄——”
夜色沉沉,船只如梭,在芦苇荡里穿入穿出。当他们驶出荡泽时,十余艘曹军船只从四面八方围上来,最前头的大船上,一将负手而立。火光辉映,赫然正是曹洪。
公奕卓立于船首,与曹洪目光相碰,彼此点头,心照不宣,两船交错而过。
曹洪一振衣甲,甲叶铿锵作响,回首下令:“江东人已得手,下面轮到我们了——出击,破寿春!”
第374章 淮上风云
五月最后一天,寿春剧变,一支不明身份的叛军潜入寿春,突袭宫城,纵火焚掠,将寿春城搅得大乱。
袁术紧急出宫,避于城东的军营,总算逃过一劫。但还没等袁耀率军前来迎接,更大的灾难降临了——曹军发动总攻。
黑夜之中,喊杀震天,火光处处,流矢乱飞,袁军完全陷入无指挥状态。曹军很快突破外围障碍,渡过护城河,砍断索桥,登城厮杀。
鏖战近一个时辰之后,守军不支,曹军加大攻坚力度。猛将许褚披双层甲,持大盾铜殳,踏梯先登,杀上城头。经过半刻浴血奋战,盾裂殳折,坚甲俱碎,半步不移,身后曹军潮水般涌上……子夜时分,终于攻下南门外城。
袁军兵败,士气狂泄,无力坚守,一退再退。先是东、西二门俱失,再是内城失守。天色微明,寿春外城三门俱失,内城亦被攻破,曹军杀入寿春城。旋即在曹洪、许褚率领下,包围东大营,发动狂攻。
守将刘勋无法抵挡,最后护住袁术,突出重围,杀出寿春,向南奔逃。
而此时袁耀亦被困在宫城内,无法与其父会合,父子二人从此天人永隔。
六月初一,朝阳照常升起,而寿春已换了主人。
此时局面非常微妙,曹军占据寿春内、外三门,而龙狼军占据靠近淝水的内外北门及宫城。双方各自收降袁卒,收集军资,征发役夫,设置鹿砦,井水不犯河水。
昨夜血战,李典并未参与,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夜战局面太混乱,基本上没法有效指挥,很容易打成乱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他的部队除了五百山越精卒之外,其余数千皆为楼船士,水上厉害,陆上平平。把这些精锐水卒投入攻城巷战中,那是巨大浪费,绝非一个合格的将军该做的事。
李典所能做的,就是以静制动,始终保持对曹操的压力,迫使曹操不敢妄动。同时确保与寿春城内的甘宁的通讯与兵粮运输通畅。
曹操虽然没能拿下寿春全城,并且也未能拿获袁氏父子,但至少占了大半个城池,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将来的淮南划界分蛋糕,别想把他撇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