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太监感叹地说:“主子原本要在京城举行献捷仪式,还想亲自封赏小张大人,这是何等荣耀,只是……”
“是小臣无能,劳圣上挂心了!”张恪脸色一阵潮红,悔恨地说道。
趴在床上,被一帮人向耍猴似的看着,滋味就像放在砧板上的肉,别提多难受了。张恪实在是不想装了,干脆勉强说了一句,头一歪。就昏死过去。
“快,快请太医!”
张恪昏迷过去,顿时大家伙就乱套了,两位太医拥进来,这些文武大员,包括钱太监全都退了出来,大家伙都不停地摇头叹息,一起回了帅府,还有更重要人事要宣布。
弄走了这帮人,可是两个太医就没有办法了。又是扎针又是喂药,张恪明明是清醒的,还要装着昏迷,只能在心里头一遍一遍的念着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这两位也不知道体谅人,明明张恪都“悠悠转醒”,他们还尽心尽力地折腾,额不,是诊治!张恪索性豁出去了。任由他们把全身都摸透了。
煎熬了一个时辰,好不容易等两位太医退下,身上被汗水湿透,无力地躺在床上不停喘气。
“娘的。装病怎么比打仗还累啊,老子宁可和野猪皮拼命,也不想这么躺着了!”张恪抱怨道。
“脚上泡还不是自己走的!”沈青烟端着木盆走了进来。
张恪装病的这些天全都是沈青烟贴身照顾,有些时候沈青烟甚至要帮着他擦洗身体。两个人相处越发自然。沈青烟把手巾放在温水里润湿,一双玉手轻轻擦拭着张恪脸上的死皮。脸上的蜡黄色也消退了一些。
“沈姑娘,我这也是逼不得已。一肚子苦水啊!”
“行了,圣旨也下来了,你张大人的苦也吃到头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身体总是不好,还是不装的好。”
“嗯。”张恪点点头,笑道:“是啊,再这么躺下去,我就废了。这两天我就想着动身回大清堡,那才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两个人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突然外面脚步声响,有人前来拜访。张恪一把扯过被子盖好,沈青烟急忙从床下捧出一碗药汤,作势要给张恪喂药。
“行了,永贞,是我,别装了!”进来一个年轻英武的将官,正是刚刚升任参将的于伟良。
一看是他,张恪松了口气,笑道:“于兄,春风得意,小弟恭贺你高升。”
“还不是借了你张永贞的光吗!”于伟良说着瞟了一眼沈青烟,沈大小姐识趣地离开。
于伟良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道:“永贞兄,你知不知道,大震动来了!”
张恪顿时来了兴趣,急忙瞪大了眼睛,问道:“于兄,是不是上面要动辽东的人事了?”
“没错,不光是动,还要大动!”
于伟良当即把帅府的情况说了一遍。张恪是奉集堡大捷的第一大功臣,钱太监先来给他传旨,回到帅府之后,钱太监又陆续公布了其他的旨意。
首先是嘉奖奉集堡大捷的有功之臣,除了一线作战的贺世贤和于伟良之外。巡抚薛国用,兵备道洪敷敎,巡按御史黄子乔,甚至阎鸣泰等人,全都有升赏。除了经略熊廷弼!
另外李光荣勾结白莲教和女真,图谋不轨,万历下令锦衣卫立刻锁拿进京,严惩罪责,脑袋肯定保不住了。
薛国用身体太差,他可不像张恪是装的,而是真的撑不住,万历准他回京暂养,然后由洪敷敎暂代巡抚之职。
老师升官,对张恪来说当然是好事情,不过接下来的消息可就不是好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