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是镇川堡夜不收郭三,敢问大人所为何来?”
张恪笑道:“本官是锦义参将张恪,刚刚在广宁打了一个胜仗,追杀鞑子到了草原。正好圣上下旨,召本官进京参加献俘仪式。本官想着从草原回到辽东耽搁时间,就准备从山西进京,来的鲁莽。这是本官的拜帖和书信,你赶快拿回去吧!”
“原来是张大人!”
夜不收趴在地上砰砰磕头,说道:“小的前几天听说大人一口气斩杀了好几万鞑子,真是厉害,小的这就去上报。”
张恪到了镇川堡临近中午,操守官何翔领着大小官员等在关前。张恪一脸和气,笑着和大家说话,一点架子都没有。
顺利过了镇川堡,张恪领兵继续疾行,差不多夜色降临的时候,张恪赶到了大同。山西的大小官员还都蒙在鼓里,巡抚杭正清在睡梦之中被吵醒,慌里慌张带着部下文武到了城外。
张恪虽然只是一个参将,可是他刚刚立下大功,杭正清也略有耳闻,不敢怠慢。
“张大人,果然是少年英雄,杭某迎接来迟,还请张大人恕罪!”
“中丞大人,这是哪里的话,大晚上的搅扰诸位了,我心难安。”
大家寒暄了几句,也没有发现异常,张恪笑呵呵跟着杭正清进城。
杭正清笑道:“张大人,本官已经让人备下酒宴,正准备给你接风洗尘呢,这边请吧!”
“不忙!”
张恪脸色突然一变,从春暖花开变成了寒冬腊月。
“上谕:着令参将张恪为钦差,奉旨擒拿王登库一家,山西官员务须配合,不得有误!”
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家大院
张恪突然到来,大同的官员虽然吃惊,但是还没怎么在乎。你小子风头正胜,我们恭敬一点,都是同朝为官,还能怎么样呢!
谁知张恪竟然身负皇命,要捉拿王登库,一下子大同风云骤变,可谓是鬼哭神嚎。文武官员们面面相觑,外边的人不知道,他们可清楚王家是何等的势力,巡抚杭正清身体一哆嗦,几乎瘫倒。
在杭正清身后是宣大御史熊焕是更加惶恐,他的妻子是王家的庶女。老丈人有难,熊焕不能不出头,他几步站了出来,向张恪躬身施礼,语气不善地问道:“张大人,下官身为宣大御史,却没有听说朝廷派遣你做钦差。张大人,不知道我等能不能看看皇上的圣旨。”
张恪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冷笑道:“你是在怀疑本官假冒钦差吗?”
“不敢,只是朝廷大事,不能儿戏,还请张大人见谅。”
“对!”杭正清也猛然惊醒,急忙说道:“张大人,大同乃是九边重地,你让文武官员配合,必须有圣旨,有兵部勘核,不然恕我等不能听命!”
“怎么,你们想抗旨吗?”张恪厉声问道,强烈的杀气涌出,在场的文武都不由得一阵心寒。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眼前的年轻人可不是寻常武夫,而是刚刚杀败五万鞑子,屠戮上万颗脑袋的刽子手!
别的官员可以后退,可是熊焕不能,他和王家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只能硬挺。
“张大人,我们哪敢抗旨,可是兴许你把口谕记错了,我们要上书确认之后,再配合你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