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声看去,来的正是小皇帝天启,身旁跟着的大太监是魏忠贤。
小皇帝脸黑的吓人,他刚刚还在作坊里弄最心爱的木匠活,两天前他设计制作的一把红木圈椅卖了三百两。小皇帝对银子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他也知道价钱不算低。顿时兴高采烈起来,发誓要做出更好的椅子。身背后的太监忍不住脸上的肉抽搐一下,那三百两可是他掏的腰包……皇上做的东西岂能随便给人,但是又不能扫了皇上的兴趣,只能由几个大太监轮流出钱了。
“我的小祖宗啊,千万别多做啊!”大太监心里都在流血。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世上还有更可怕的事情……魏忠贤亲自找来,哭诉辽沈失陷,小皇帝手里的锤子正好砸在了指头上,顿时指甲变得青紫色。
“哎呦,主子万岁爷,快让老奴看看吧!”
“不必了,朕的江山都要没了!”小皇帝豁然站起,叫上魏忠贤,一溜烟到了内阁值房。
“诸位公卿,朕信任你们,重用你们,把朝廷大事都托付给你们!换来的是什么?丧城失地,丢盔弃甲,你们竟敢瞒着朕,说!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皇帝虽小,可是一发怒也是天地变色,叶向高战战兢兢跪在地上,迎接着天启的滔天怒火……
第二百六十章 朕信他
看着一般大臣跪在地上请罪,魏忠贤鼻子里微不可察地哼了一声。
一个个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学富五车,整日里喊着忠君爱国,可是真到了关键时候,一点担当都没有,还不如挨了一刀的人呢!
魏忠贤冷冷说道:“主子万岁爷,眼下不是请罪的时候,辽东乱成一团,十多万大军灰飞烟灭,上百万的黎民走死逃亡。建奴重兵会不会乘机攻击辽西,会不会进犯山海关,朝廷该拿出个办法才是。”
“对!”
天启如梦方醒,他也顾不得发怒了,急忙说道:“叶首辅,你是硕德老臣,朝廷逢此危难,你可有对策?”
叶向高对军事七窍通了六窍,哪有什么办法,可是皇上问了,他不能不说。
“圣上,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收拾人心,重整辽东的官吏。臣听闻辽东经略袁应泰,巡抚杨涟已经为国殉难,堪称人臣表率,臣请圣上下旨褒奖二人,振奋民心,恢弘士气!”
“哦!”小皇帝顿时皱起了眉头,喃喃说道:“袁杨二人都死了?”
“没错!”叶向高眼圈发红,说道:“圣上,杨巡抚戍守沈阳,力战被俘,咬牙痛斥老奴,被乱刃分尸。袁经略在辽阳城头举火焚身,部下将士多有投火死者,壮烈无比,倘若辽东官吏都能向二公一般,老奴又哪有荼毒的机会。”
天启不由得眼圈发红,叹道:“我大明还是有忠臣的,叶首辅,你马上拟旨,追赠袁应泰兵部尚书,杨涟右都御史,各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
“慢!”
老魏突然站了出来,东林的一帮人眼中满是荼毒的神色。这个死太监真是多事,奉赠两个死人他也管,真是吃饱了撑的!
魏忠贤不管他们的看法,对天启说道:“启奏陛下,老奴在半月前呈送一份张恪张大人的奏折,在奏折中张大人说杨涟胡乱指挥,致使于伟良部中了建奴之计,身陷抚顺。接着又不顾劝阻,派遣两位贺世贤和朱万良两位总兵援救,导致沈阳空虚。老奴以为张大人所说或许是辽沈失陷的原因所在。杨涟和袁应泰都是一介文人,不通兵法,倘若辽沈真是丢在二人的手里,急着奉赠他们,岂不是打了朝廷的脸面!”
叶向高急着让天启追封袁应泰和杨涟,就是想替辽东战败定调子,至少两个人成了英雄,火就不会烧到东林身上。当然抬高两人,正好能给东林的光辉形象添砖加瓦。
利用死人显的不够光明磊落。可是辽东惨败,天下震动,肯定有人倒霉,敏感如东林。不能不想办法自保。
魏忠贤戳破了他们的打算,大学士韩爌首先受不住了,就要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