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页(1 / 2)

张恪给卢象升一个眼色,卢象升急忙让人过去检查,还别说,一查之下,至少有六七成的人在胳膊上都有一朵白莲花。

张恪顿时眉头紧锁,对着朱传志说道:“从现在开始,你给本王从实招来,为何会冒出这么多白莲教徒,尤其是还有这么多老弱妇孺?”

“王爷,小的不敢撒谎,本来宣府一带就有白莲教徒,后来又从草原上逃过来一批。朝廷缺粮少饷,无力绞杀,只能任由他们在一些丢弃的村镇城堡安身,最初也相安无事。可是自从顾俊当了宣府的镇守太监,也不知怎地,一个白莲教的大师兄叫萧旭的家伙成了顾俊的座上宾,听说他能炼制丹药,让阳根复生。”

“荒唐!”卢象升大怒道:“世上岂有这种丹药?”

朱传志苦兮兮说道:“小的也说没有,可是顾太监就是信了,宣府的白莲教越来越多。魏阉被诛之后,更是传出顾俊要建立什么人间天国,没有太监,没有男女,人人登临极乐,弄得无数穷苦人家投身白莲教,还到处宣扬弘法。小的守土有责,哪敢放他们进来,唯有杀之,还请王爷明鉴啊!”

第五百三十七章 唐僧肉

“都查清了?”

“回禀王爷,查清了。”

卢象升顿了顿,说道:“朱传志所言百姓皆是白莲教徒,属下多方询问,确有其事,近年来宣府一带的白莲教徒数量越发惊人,势力发展极快,甚至盘踞了大量的乡村墩堡。”

张恪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气,白莲教是个几百年的毒瘤,今天清剿了,过一段时间又从别的地方冒出来,就像田野里的耗子,永远都打不完。

可是不管耗子多厉害,总要怕猫吧!宣府的白莲教怎么会如此之多,如此肆无忌惮?

许是感到了张恪的疑惑,卢象升忙说道:“王爷,恕属下直言,宣府的白莲教和您有关系?”

“我?能有什么关系?”张恪疑惑问道。

“王爷,您不是恢复了大宁都司吗?”卢象升笑道:“近年辽东和漠南蒙古诸部贸易越发频密,以毛纺作坊为纽带,双方合作愉快,蒙古人入寇次数越来越少,宣大一带得到了难得的平静。原本逃脱到蒙古草原避难的白莲教匪失去了庇护,一些逃亡了气候更恶劣的林丹汗辖地,而更多的则是潜入宣府等地,重新做起了大明的百姓。”

“逃回来了?难道官兵不知道处理吗?”

卢象升苦笑道:“王爷,随着辽东战局兴起,宣府一带的重要性越来越低,军饷克扣严重,军户逃亡,士兵空额之多简直超乎想象。就拿朱传志来说,他本是游击将军,下辖人马三千。可是如今他的部下加上保安州的守军,一共加起来还不到一千人,而且这还是算好的!”

啪!

张恪用力一拍桌子,怒道:“难道本王应该嘉奖朱传志不成?”

“当然不是。”卢象升怕张恪误会,急忙解释道:“这个朱传志算不得什么好东西,甚至心肠歹毒。”

“怎么讲?”

“王爷。虽然宣府一带白莲教众多,但是多数百姓都是迫不得已。近年军户逃亡日重,活着的百姓盘剥日重,苦不堪言。加入了白莲教,每个月能分得一点粮米,若是官差欺压,还能请教中的兄弟帮忙。说白了,这些百姓入白莲教,和加入漕帮差不了许多。可恶的是朱传志不敢清剿真正的白莲教,拿一帮老弱妇孺开刀。将这些人的脑袋送上去换取赏银,中饱私囊!”

卢象升说到这里,声色俱厉道:“王爷,属下恳请王爷下令,立刻将朱传志就地正法,他手下的兵痞也都严惩不贷,如此方能收服人心,震慑宵小。”

卢象升满怀希望建议,可是他却发现张恪脸上没有刚才的愤怒。转而陷入了沉思。

如果想当大明的忠臣,或者是立刻扯旗造反,就该效仿辽东,强力清除地方毒瘤。建立屯田制度,把辽东模式推广过来。

可是张恪却有另一番谋算,相比一味强大自己,倒不如把大明朝再向深渊推一把。更何况他鼓动崇祯改革边军。借机巡边,真正想会会的却是晋商集团。要知道张恪多小心眼的人啊,竟然两次被刺杀。还都险些丧命,他哪能不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