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温体仁打破记录,准备继续干下去的时候,张恪突然宣布发兵清君侧。
作为当初举荐张恪去中原剿匪的温体仁,立刻成了众矢之的。崇祯更是把他叫进宫里,痛骂了两个时辰之多,罢免了一切官职,锁在家中闭门思过。
回家之后,温体仁水米不沾唇,不到十天,就一命呜呼。
曾经被温体仁赶出内阁的周廷儒再度起复,当了首辅。只是这个一人之下的位置已经再也没有风光了,他不过是救火队员,甚至可能是镶金马桶。
“老臣拜见圣上。”
“快快平身,周阁老,城外的逆贼有什么行动?”
“启禀陛下,张逆只是围城而已,并没有限制军民物资往来,一般的商旅还可以向京城运送物资。只是在一个时辰之前,张恪送进城一个人。”
“什么人?”崇祯怒目圆睁,问道。
“是,洪承畴!”
“他还有脸回来?辜恩负义,怎么不死在外面?”崇祯破口大骂,周廷儒这个汗啊,蝼蚁尚且贪生,谁愿意死啊!
“启奏陛下,洪承畴带来了开封百姓的供词,一共有上千份,全都说开封的确发生过瘟疫,要不是张,张逆控制得当,早就流行开来,十室九空了。他们恳请朝廷能惩处奸佞。”
吸!
崇祯小脸煞白,好像吊死鬼,他扫了三个内廷大太监一眼,三个人头更低了。
“周阁老,你说朕惩处了罪魁祸首,张恪就能退兵吗?”
“这个……老臣不敢说,只是张逆此次打着民意的旗号,若是能有所交代,他就没法理直气壮了。”
第六百一十二章 人人得而诛之
自从朱棣以来,清君侧三个字就是造反的代名词,不过咱们的东王殿下似乎不太明白,倒是把三个字当成了真的。
二十万大军将京城团团围住之后,张恪一没有下令攻城,二没有封锁四门,困死城里的军民。竟然还准许城外的商人进去贸易,甚至主动提供漕粮,帮着稳定京城的物价。
看着张恪的作为,真仿佛他无意大明江山,要对付的只是皇帝身边的奸佞。
这一番作为并不高明,可是时机把握的太好了,张恪明明占据了绝对优势,竟然没有直接动手,崇祯君臣心中升起了一丝幻想,说不定可以不必拼命就能让张恪收兵。
在京城被围的第三天,兵部左侍郎侯恂奉命单人独骑,到了卢沟桥,张恪的大营。
“下官拜见东王殿下。”
“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