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2 / 2)

“霍光,卫风那封请求北军八校联合军演的奏章呢?”天子收回了目光,对霍光说。

霍光愣了一下,随即说道:“还在等候陛下批复。”

“拿来,朕给他批复。”天子的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

“唯。”霍光应了一声,转身出了门,不大一会拿来了一份奏章,双手递到天子的面前,天子接过来看了看,又接过李少使递上的毛笔,在奏章上批了一个霸气十足的字:“可”。这个字的一横一竖如同一柄锋利的雄戟,光洁的边缘似乎能透出凛然的杀气。天子很满意的看了看自己写的字,将毛笔递回给李少使,又将奏章推到霍光的面前:“去吧,让他好好练,朕回建章宫的时候,要看他的成绩。”

“唯。”霍光接过奏章,撅起嘴轻轻的吹干了墨迹,小心的卷了起来,就在天子身边捆好细绳,在绳结上压上一块紫色封泥,又在封泥上盖上印,在火上将封泥烤干,这才装进皂囊。天子一直在看着霍光,看着他每一个细心的动作,嘴角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霍家兄弟两个,虽然是一个父亲,看起来也都沉默寡言,可是性格却大相径庭,霍光是谨小慎微,霍去病却是胆大之极,这不仅体现在他用兵敢出奇招,敢深入上,还体现在他为人处事顾虑极少,要不然他也不会在甘泉苑射杀了李敢。

在这一点上,卫风倒是很象霍去病,为了公孙三娘,他敢闯廷尉府,活劈了江安,毫无顾忌。

将来自己百年之后,留哪一个给后继之君好呢?天子看着忙而不乱的霍光,想想正在上林苑练兵的卫风,天子忽然觉得有些迷惘了。霍光谨慎而无术,让他辅政不会出大差错,可是也别想有什么大功业,卫风本事大,胆子也大,有可能建大功,也有可能闯大祸。

两难的抉择。天子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眉心,叹了口气,且看卫风这次的表现如何吧。

第133章 箭在弦上

无且在中山外面想了一夜,越想越觉得可疑,天子病了,病了不能见人?假如真是到了这个地步,为什么不招太子这个储君前往?他越想越心惊,顾不上休息,打马狂奔,一日一夜之间赶了二百多里,回到博望苑。

博望苑外,太子和江充已经对峙了两天。

江充带着胡巫在博望苑外转了几圈,说博望苑里有巫气,要求进博望苑搜查,出乎江充意外的是,这次太子十分强硬,要进博望苑可以,拿天子的诏书来。江充冷笑着说,整治巫蛊之案就是天子下的诏,太子殿下不信,可以派人再去问问陛下,可惜太子根本不理他这一套,天子下诏是让你在长安城搜查,可没说长安县,我博望苑不在长安城范围以内,你无权来查,要查,就得天子诏书来。

江充敏锐的感觉到了太子态度的变化,他一下子就想到了玉具剑上,太子如果掌握了玉具剑,就可以随时反咬一口,只要告到天子面前,他江充不管有多大的功劳,都要先被送到东市斩首,这是僭越,等同于谋逆大罪,没有任何可讨价还价的地方,就是想赎罪也没有可能。

正因为如此,江充软硬兼施,让韩说派出羽林骑,包围了博望苑,许进不许出,防止玉具剑被带出博望苑。而当无且疲惫不堪的出现在博望苑外面的时候,江充松了一口气,又同时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太子果然派人去见陛下了,好在早有准备,看这样子,应该是没有见到天子。

江充在暗自庆幸的同时,不敢再延误时间,立刻派来去请韩说来压阵,他要强行进入博望苑搜查。

太子见到无且的时候,大吃了一惊,听了无且的描述和猜想,他更是惊得面无人色,立刻把石德和张光叫来商议。张光听了,也没有主意,天子病重到不能见人的地步?他的年纪那么大了,照理说不是没有可能,可是这样一来,他随时都有可能驾崩,按照常规,这个时候他应该立刻召太子到他身边才对,至少要有诏书给太子。现在却什么反应也没有,这事情太诡异了。

石德脸色发白,嘴唇哆哆嗦嗦的,捻着胡须的手颤抖不已,他想到的事情比张光更多。张光是个宾客,大不了身死而已,而他是太子少傅,太子如果登基,他就是理所当然的重臣,可是现在太子如果倒霉,他也理所当然的要陪葬,更重要的是,不仅是他本人,他石家都得跟着陪葬。

石德不愿意,他们石家熬到这一步不容易,不能就这么毁在江充的手里,眼下之计,只有全力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惜,那柄玉具剑没能拿到手,要不然,江充就微不足道了。

石德越想越遗憾,早知如此,当初还求干什么稳啊,直接下手把江充搞死不就完了,留着这么一个祸害,把太子直接堵到绝路上了。

“石师傅,你看当如何处理才好。”太子看着抖抖簌簌的石德,强忍着心头的遗憾问道。

“殿……下,臣甚是担忧。”石德伏在地上,颤巍巍的说:“臣……想起秦朝的公子扶苏了。”

太子的脸一下子变了,石德的话直接捅到了他的内心深处最担心的事情。扶苏怎么死的?就是因为秦始皇死在半路上,赵高和李斯等人矫诏,用一份伪诏要了他的命。如今天子也在路上,现在病得不能见人,会不会也象秦始皇一样驾崩?扶苏身边还有蒙恬和三十万大军,自己的身边有什么?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