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听了,五味杂陈,现在看来,太子纯属被逼无奈,所作所为都是保命之举。太子见不到天子,丞相却能拿到天子平叛的诏书,他疑心有人要学赵高、李斯也在情理之中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登基已经算是谨慎了,为了防止大战毁坏长安城,他退守闲置已久的长乐宫,这份心思也算是很恰当的。
只是囚徒组成的军队,能挡得住三辅车骑吗?太子手下现在也没什么人了,能打得过刘屈氂和李广利吗?朕的太子,如果真的死在这场战事之中,朕岂不是也和历史上的那些昏君一样杀了自己的儿子?他和那个留下骂名的始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将来历史上会如何评论自己?
天子冷汗涔涔,头目森森,身子摇晃着,几乎要倒下去。刘进大惊,不敢再说了,连忙上前扶着天子,大声叫道:“大父……大父……”
“快到太医!”刘菁一边叫着,一边赶过来一把扶住天子,手指搭上了天子的脉门。见天子只是心情激动,并无性命大碍,这才松了一口气。她转到天子背后,搓热了手,在天子头上的几个穴位按摩了一阵,等太医匆匆赶到的时候,天子已经睁开了眼睛,缓过气来,躺在怀中看着焦急的众人。
“陛下——”大臣们紧张的看着天子。
“大父——”刘进紧紧的搂着天子,泣不成声。
“朕……没事。”天子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从刘进的怀里挣扎起来,看着面容焦急的刘进和钩弋夫人,他的心里淌过一阵暖流,还是家人好啊,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关心自己。那些大臣,他们关心的只是他们自己的权位。
“你们散了吧。”天子对臣子们挥挥手,喘着气说:“进儿,你接着说。”
“大父,我都说完了。”刘进擦了擦眼泪,露出一丝紧张后的喜悦:“大致情况便是如此,我后来到了这里,之后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等卫大人带着阿翁来这里,再由阿翁亲口告诉大父吧。”
天子没有说话,卫风已经走了两天了,现在应该已经到了长安,刘屈氂和李广利应该刚刚围宫不久,长乐宫虽然没有什么防守设施,可是有宫墙,还有几个高台,太子守个三五天应该不成问题吧。
或许,卫风现在已经护着太子在来甘泉宫的路上了,天子自已安慰自己说。
第164章 失望
卫风护着皇后和太子一路急行,只花了三天时间就赶到了甘泉宫。太子身体很累,但是这一路他却没能睡个好觉,他的心情特别紧张,这十几天对他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是他来到这个世上所经过的最严峻的考验,更糟糕的是,他的成绩似乎并不理想,在最后关头向刘靖俯首投降成了他心里挖不去的痛。这一路上他一直在想,自己如果再坚持一小会儿,就能等到卫风,就能风风光光的出长乐宫,而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可惜,这个世上没有如果这回事,他向刘靖投降,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太子心里很没底,他不知道卫风有没有看到他投降,他一直想转弯抹角的问问卫风,可是卫风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这一路他一直在有意无意的避开太子,白天的时候要赶路,晚上休息的时候他说要安排防卫,反正就是没有时间来见太子。
站在甘泉宫的前殿阶下,太子烦燥了一路的心情奇怪的平静了下来,他仰着头,眯着眼睛看着阳光下金壁辉煌的前殿,停住了脚步。黑洞洞的殿门在他的眼里,象是一口深不可测的古井,他平静的看着殿门,看门殿门前执戟而立的郎官,平静得出人意料。
“据儿,去见陛下吧。”皇后被太子的表情吓着了,她扯了扯太子的衣袖,有些紧张的说。
“喏,母后。”太子低下了头,扶着皇后的手臂,缓缓走上了台阶。在殿门外,他蹲了下来,伸手握着皇后的脚脖子,示意她抬起脚来,他要给她脱鞋。皇后一惊,用力踩住了脚,不让太子将她的脚提起来,她有些焦急的说:“殿下不可,你贵为太子,如何能做这些下人做的事?让陛下看见了不好。”
太子没有说话,他仰起头看着皇后的眼睛,眼中透着一丝执着,皇后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线决绝,她退缩了。太子将皇后的脚放在自己的腿上,脱下了皇后脚上的丝履,又脱下了另一只,这才半直起身子,扶着颤颤巍巍的皇后向殿里走去。
外面的阳光很灿烂,大殿里虽然点了不少青铜油灯,和外面比起来还是显得昏暗,太子一直低着头,他甚至没有抬起头看一眼天子是否在那里,他只是有一种直觉,他的父皇一定在那里。
太子和皇后在离御案还有几步远的时候,跪了下来,他们的上半身几乎全伏在地上,凉凉的地砖让太子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颤。他静静的伏在地上,等待着陛下的征询。
天子危坐在御案后,脸上显出一种深深的悲哀,他还没有开口询问长乐宫里的事情,但是他从太子的神情中看出了端倪,太子败了,而且败得很难看。天子的心里没有一线喜悦,相反,他感觉到了一种挫败感,似乎败了的不是太子,而是他。看着伏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太子,天子的眼里显出了深深的失望,这个儿子虽然还活着,可是他的心已经死了,再也不能承担起他这个帝国的重任。
“太……子,抬起头来。”天子的声音很空洞,恍惚如天边飘来。
“谢陛下。”太子顿首,直起了身子,看向御案后的天子。他的眼神和天子看过来的眼神撞个正着,在那一刹那间,他看到了自己的前途,一种介乎他想象之外的前途。
“皇后,你就座吧。”天子无力的摆了摆大袖,指了指侧前方的一个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