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1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801 字 9小时前

高锦:“哥哥你这就不知道了,王公公看起来老实,却非常狡猾。为了邀宠,竟自掏腰包买了二十匹军马进献陛下,说是要用来给曹化淳守城。把皇帝感动得……啧啧,都他娘精得跟猴儿一样。”

高起潜一阵无语,心中仿佛滴血一般:以我高起潜的手段,若不是来领军,留在城中,要想讨好皇帝,获取功勋,可比曹、张、王这三个奸人的花样多多了。可惜,我辛苦了这两三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算没有苦劳也疲劳了。可如今不但讨不到一句好,反有很大可能跟张尚书梁总督一样,去菜市口刑场走上一遭。

难不成,为了保住我的家族,为了保住老二这根我们高家唯一的血脉,咱家也要学他们一样自我了断?

思想至此,高起潜的目光落到兵器架子上那把尚方宝剑上面,有一种立即抽出来往脖子上一抹的冲动。

看到高起潜的诡异的表情,高锦又看了看架子上的尚方宝剑,立即明白过来。毕竟是一母所生的弟兄,二人平日里也是无话不谈,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大哥。

表面上看来,高起潜位高权重,不可一世。其实,他的性子却懦弱得紧,平日里又有疑神疑鬼的习惯,说穿了,就是性格上有缺陷。

听到这个消息,哥哥说不准会反糊涂,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

他忙道:“哥哥诶,事情还不到最后时刻,你也不要乱想。”

高起潜一脸的颓丧:“怎么不是到了最后时刻了,张尚书和梁总督不过是卸任的官员,虽然说有一定责任,可这次建奴入寇,朝廷丢尽了脸却同他们没有直接关系。可天子需要泄愤,说杀也就杀了。咱家手握整个京营,被朝廷派遣出城与敌作战。这都两个月了,却是一箭未发,想不被人治罪都难。万岁爷只怕是已经恨上咱家了……我悔啊,早知道就硬着头皮,眼睛一闭,不管不顾地同建奴战上一场……”

他声音哽咽起来:“就算是将手头的部队都打光了,好歹也算是有个交代。反正那兵又不是我的兵,死光拉倒……”

高锦见一向志得意满的大哥流下眼泪,心中也是发慌:“哥哥呀,你也别责怪自己。这建奴就是那么好打的,京营都是一群废物,还没见着敌人,自己就先炸营了。真若拉上战场,队伍一乱,只怕你我弟兄都要没在战场之上。而且,京营的人都是混蛋,让他们上战场送死,可能吗,只怕自己先就要兵变了。”

高起潜的眼泪终于滴下来:“困坐愁城,束手待毙。”

高锦眼珠子一转:“哥哥,其实以你在皇帝面前的圣眷,也不能脱身的。只不过,得寻一件功劳堵住文官们的嘴。你看人家王承恩和曹化淳多精啊,那种狗屁事情也能记为军功。估计皇帝心中也是明白,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好歹也能给朝廷留点体面不是?”

“功劳,功劳……咱们家到现在除了见到孙元砍下来的那几十颗真夷的脑袋,活着的建奴究竟长什么样子都还没见过呢!”高起潜一脸的苦涩。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醒悟过来,猛地看过来:“你的意思是……”

高锦点了点头:“嘿嘿,大哥你可真是……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这可是几十颗真夷的脑袋啊,还加五十颗蒙古人,三百多汉军……当然,蒙古可汉军旗的脑袋也不值什么钱……五十多颗东夷脑袋,这可是我朝从未有过的空前斩获,送上去了,报个斩首三千级也不过分吧!哥哥你不但能够平安度过这个难关,只怕万岁爷那里一高兴,升你做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也说不定呢!到时候,兄弟我不也要跟着你吃香喝辣?”

说到这里,他咯咯地笑起来,能够替哥哥出这么好一个主意,高锦颇为自得。

高起潜身子一凛,苍白的脸上突然出现酒醉般的红晕,整个人竟显有些趔趄起来:“斩首五十,还都是真夷,确实是空前大捷……司礼监掌印怕是做不成,可首席秉笔太监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可是,咱家好歹也是秉笔太监,冒他们之功实在龌龊,这事可做不出来。这一战结束之后,那王允成,小人一个。竟然想送人头给咱家,讨我的好。咱家好歹也是个体面人,司礼监内相,要承他的情,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不成,这事不能干,太丢人!”

见高起潜否决自己的提议,高锦着急了,叫道:“哥哥你真是糊涂,面子算个鸟蛋。你不拿到这个功劳,将来免不了要去菜市口走一遭,到时候人头落地,还体面个球?到那时候,你才是真的丢人。”

第0332章 冒功

高锦是真的急眼了,如果自家大哥倒台,他以后还怎么混?

“哥哥你也真是读书读迂腐了,这可不是你的性子。你一个太监,又不需要跟朝中的诸公们年样珍惜羽毛。嘿嘿,即便是朝中的文官们,谁又不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不就是面子上抹不过去的,总比被人将脑袋砍下来好。再说,又不是你自己要夺这个功劳,那可是王允成送你的。”

高起潜毕竟在内书堂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虽说太监做事没有原则,可内心中起码的道德观还是有的:“咱家若是顺手收了那些真夷的头颅,孙元那里又该怎么说?是不是该给他点好处。”

高锦:“哥哥,孙元在滁州和泗州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就算少这一桩,也无所谓。还有,你只怕买通不了那孙元。”

“确实是,这孙元在南京所立的功劳实在太大,可谓已是简在帝心了。万岁爷以往数次在咱家面前说起此人,说是要提拔重用。而且,卢象升也奏请朝廷任命他为宣府参将。这一战的斩获对他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就算小一点,也无所谓。不过,老二你这话说得让我很是糊涂。他孙元虽然是卢象升的门人,可咱家乃是内相,他若投在咱家门下,将来的富贵不比在卢建斗门下强。别说区区一个参将,就算是一个总兵,甚至总兵官,咱家也能许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