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页(2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677 字 16小时前

“咱们替着鸟朝廷流了这么多血,打了这么多仗,最后却得了这么一个结果,直他娘,还不如反了!”一个曾经的农民军军官愤怒地抽出了腰刀。

“对,反他娘的!”犟驴子也抽出刀来:“朝廷这么对将军,咱们索性带兵打进北京,捉了那高贼,请皇帝还孙将军一个公道。”

见到群情激奋,孙元虎着脸喝道:“反什么反,我宁乡军才多少人?北京城高墙厚,只怕连座城门都拿不下。你们也不要乱,总归是能想出法子过这一关的。”

见到孙元发怒,众人这才悻悻地闭上嘴。

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整理思路,孙元站起身来,背了手一边在厅堂里慢慢走着,一边喃喃道:“若说高起潜那边,倒好对付。他不过是想要送我孙元我宁乡军手头分去一点功劳罢了,我宁乡军功勋实在太多,分出去一桩也没什么要紧。他若是当时对我明语,孙元倒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只可惜此贼做事实在太龌龊,断不能忍。不过,此人位高权重,夺了我的功劳,又怕我孙元揭破他的丑事,定然是不肯罢休的。如今,我孙元连天子的面也见不上,难不成我要束手待毙……”

“至于文官那边,很是难缠。朝中党争激烈,且在他们心目中,我们武将就算立再大的功劳,也不过是一个粗鄙武夫,不值得信重。要想让他们放我孙元一马,还得请出一个文官系出身的重要人物……对了,可以找卢督师。”

孙元这话刚一说完,朱玄水就叫道:“这个办法好,卢建斗乃是两榜进士出身,为人刚直不阿,乃是士林风标。若有他出面,知道你是他的门人,文官和言官们也会给他几分面子,不会因为你的缘故,将彼此的关系弄得太僵。而且……”

“而且,如何?”孙元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心中一松,忍不住露出笑容。不等朱玄水回答,紧接着道:“而且,卢督师现在好呆也是挂尚书头衔的宣大总督,简在帝心。这高迎祥献俘太庙时,就该是卢督师进京之时。他一到,高起潜再想隔绝中外,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当时候,只要卢督师带着我孙元在场面上走上几圈,让文官们知道我是他的门人,宁乡军阉党帽子就可以摘掉了。”

朱玄水点点头:“你我是想到一路了,如今你要想顺利脱身,你我要想得到天子的封赏,还真得等到卢建斗回来。为今,你立即修书一封将此间情形禀告卢建斗。若他真看重于你,定然会施加一定影响。依我看来,献祭太庙一事,就算不是冬至,最迟也只能拖延到春节。马上就是十月,这几个月你的日子可不太好熬。”

孙元苦笑:“确实是啊!”

朱玄水安慰孙元道:“孙元将军你也不要太担心,我朱玄水虽然现在被归类为阉党和魏阉余孽,可好歹也是勋贵子弟,先人还有余泽,场面上也认识些人。实话同你讲,这一个月来,我都在京中四处奔走,你泗州给我的银子,也都扔了出去,总算让三法司的人将你的案子暂时搁置到一边。”

他叹息一声:“这些朝中的大人们啊,平日里一个个道貌岸然,可只要你将大笔银子扔出去,人家才管你是什么党不是什么党呢!想当年,魏忠贤办东林的时候,确实是弄死了不少人。可仔细一想,死的东林党人,大多是没权没钱的普通文臣。至于那些位高权重的人物,一旦被阉党找上门来,人家送钱保命的时候比谁都积极,这个时候他们也不谈气节什么的了。所以,只要要钱,让文官们缓上一缓还是有可能的。只不过,锦衣卫那边……你的案子毕竟是摆在那里的,北衙不会不过问。”

第0337章 汤道长回来了

一提起锦衣卫,身为锦衣卫千户女儿的朱汀身子一颤,急问:“爹爹,这可如何是好?”

朱玄水:“北衙的人都是我的老相识,就算关系不好的,还是那句话,给钱就成。反正就是一个字拖,拖到卢建斗进京就好。当然,期间孙元你还是会被叫去问几次话的。”

孙元点点头:“看来,也只能如此,一切等卢都督师回来以后再说吧!”想了想,也只有这个法子是最好的解决手段了。明朝末年,士风萎靡,官员道德沦丧。凡事,只要有钱就能办成。还好自己在滁州、泗州的时候厚着脸皮弄了不少银子,否则还真就麻烦了。

不过,他立下了这么大功劳,可以说整个东南局势因自己只手而定。可在朝中衮衮诸公的大人们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依旧是一个粗鄙军汉。想到这里,还真叫人无奈和叹息啊!

孙元突然觉得,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所准备的一切,说难听一点都是在为这已经走上腐朽和没落的朝廷续命,这么做,还真累啊!

同朱玄水商议好之后,孙元同他一道进了朱见的书房,提起笔给卢象升写了一封信,将自己所遇到的麻烦一一写得分明,然后请朱玄水通过锦衣卫的通讯渠道以六百里加急送去大同。

实际上,明朝政府的财政已经崩溃。驿站制度在北方已经形同虚设,国家已经无力承担驿站这笔巨大的开支。到李自成进北京的那一年,崇祯皇帝甚至连派出使者招各地兵马勤王的路费都拿不出来。

还好,锦衣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还能勉强维持通讯渠道的畅通。当然,朱玄水自己也掏了腰包贴补了一部分路费。

因为孙元的事情,朱玄水在泗州时得的好处全赔了进去。

他心中忍不住叹息一声:孙元小子,我对你可是掏心掏肝啊,还不是看在汀儿份上?女大不中留,女大不中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