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孙元以前同母亲谈过。
孙元的母亲孙李氏总的来说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人,她也觉得让一个青楼女子做自己媳妇不成体统。不过,内心中也实在喜欢这个女孩子。让她做儿子的平妻,正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事。
这次,管陶回宁乡,就是请孙元母亲和韶虞人一道进京城,准备举行婚礼。
京城这边刘阁老已经准备好了,他已经写信给自己的一个门生,让他做媒人。他的那个门人乃是进士出身,正七品官,如今正在京中一个衙门做官。有他保媒,韶伟也觉得面上有光。这次回宁乡,心情自然十分高兴。姐姐苦了这么多年,如今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至于朱汀做孙元正妻,也要来京举行婚礼一事,韶伟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快的。姐姐出身不好,能够做平妻已是运气。朱姑娘好歹也是勋贵家的女儿。而且,对宁乡军有大功。若不娶她,军中将士心中不服,只怕骑兵营那些丘八们先得要闹起来。
……
当然,对于朱汀孙元的母亲是非常不满意的,当年在宁乡的时候,两人还起过冲突。孙元也一直对此事感到烦恼,也因为如此,这件婚事一直拖延到现在。
好在刘阁老出面了,他答应,一旦朱汀和孙元母亲进京。他就亲自出面保媒,堂堂阁老的面子,孙母还是会给的。
孙元母亲以前不过是一个普通农户,对她来说,县大老爷已经是顶天的人物了,更别说当朝宰辅,她肯定是不会反对的。
这也是刘阁老当处进宁乡军时同孙元承诺过的话,当时刘宇亮说孙元一旦立了大功,按照朝廷制度,妻子和母亲都会受封诰命。这个时候,就必须将孙元的婚姻事给定下来。时间紧迫,除了朱汀,孙元母亲一时间也寻不到合适的目标,只能认下和朱家这门婚事。
“咳,老刘头这人对我还真是不错啊!”孙元心中一阵感动。
虽然他和刘宇亮联手,大家都是处于利益和政治上考虑。可相处了这么久,彼此之间却有了情分。
“或许,等到崇祯十七年的时候,我得救老刘一次。”
“不对,老刘的身子骨已经不成了,且以崇祯频繁换相的习惯,刘阁老估计在内阁也呆不了几年。”
孙元一想到即将成婚,心中就一阵激动,忍不住思维有开始发散了:嘿,我怎么还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什么大妻、平妻,其实,只要我孙元将来如果能够成为一方王侯,哪里有这许多的烦恼……你做王妃,你做次妃……
想到这里,孙元倒是被自己吓了一跳。以宁乡军的战斗力,将来自己做个侯应该没任何问题,即便如刘泽清那样的笨蛋蠢货,在南明时不也得了个东平侯的爵位。可做王,却不是那么简单,明朝可没有封异姓王的先例,除非你死后追封。
“难道我心中竟是燃起了熊熊野心……咳,这可不好,非常不好。”
春天已经到了,冰雪已经消融,放眼望去,整个济南笼罩在一片嫩绿色里。
春明景和,血腥味和尸体腐败之后的味道逐渐淡薄下去,战争仿佛离大家越来越远了。
……
孙元等一大堆军官集在一起在街上边走边说话,自然引起了城中百姓的注意。
就有人问:“那边那么多军汉,难不成是宁乡铁军?”
“废话,现在济南除了宁乡军,那里还有其他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