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页(2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490 字 16小时前

孙元被他一通夸奖,心中也是得意。可惜,这都是他作为一个穿越者的先知先觉,自然不好对傅山明言,只道:“某不过是在其位,知道一些国家的事情罢了。”

傅山继续叹息:“说得好,说得好啊,在其位方能知其政。傅山平日也颇自大,以为这天下间的事情没什么能够瞒得住我。如今看来,却是井底之蛙。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没有在位置上,没有机会参赞机要。很多事情只不过是浮光掠影地看到一些端倪,可究竟是怎么样,却无法深入。”

孙元笑道:“所以,青主你这次前来,就是想入仕?”

“也是,也不是。”傅山道:“这次来河南,一来是想在孙太初你身边呆上一阵子,将有些事看清楚想明白,二来也是为避祸。”

“避祸,怎么讲?”

傅山难得地正经一回:“闯贼势大,将来在河南无论得势还是失利,都会回军陕西,陕西才是他们的根本。山陕本是一体,贼军将来若是拿下陕西,山西必是李自成首要目标。哎,如今九边精锐都被洪承畴那笨蛋在松锦丢了个精光,山陕根本就保不住。我若是留在那里,那不是坐以待毙吗?说不得,先逃到江南来了。说起来,这事还是当初你劝刘阁南下时才提醒了我。”

孙元哈哈笑道:“好好好,继续青主来我这里,以后就别走了。”

正说着话,就看到前方土围那边继着一群骑兵,马士英骑在马上,正拿着孙元送给他的那支单筒千里望对着永城看个不停。

看他的神色,难得地显得非常轻松。

见孙元和傅山过来,他转过头来,笑眯眯道:“太初,青主,你们来了。且随老夫一起观察敌情。”

第0691章 招降

孙元心中忍不住想笑,若是观察敌情,自己哪一天不来前线看上几回,倒是马总督你怕热,整日躲在中军大帐,不到天黑退凉不会出现,现在倒叫我过来看敌人在做什么了。

当然,马士英有请,孙元和傅山也只能骑着马挨了过去。

定睛一看,城头的敌军好象又少了些,一个个有气无力地站在上面,但目光中依旧是充满了绝望的仇恨。

马士英用鞭子指着城墙,侃侃道:“看刘超部的情形,失去了外援之后,也只有死守待变一条路可走。如今我几万大军云集永城,且又是击溃闯贼刘宗敏、高一功精锐的宁乡军在。要想解永城之围,李自成必须发手头全部主力才行。但问题又来来。首先,如果李自成发主力来永城,开封他还要不要了,后勤还要不要了,难道就不怕开封的陈永福和周王杀出城来截断他们的粮道吗;第二个问题,对上宁乡骑兵军这样的天下第一军,李自成得做出付出巨大牺牲的心理准备。为了区区一座永城,为了区区一个刘超,他值得冒这个险吗?所以……”

“所以,永城的陷落不过是早迟的事情,这易点,想必刘超自己心中也清楚得很。而且,我军又筑了长围,将永城围得水泄不通,刘超已经没有突围的可能了。形势对我军那是大大有利。”

马士英诡异地满面春风:“所以,咱们也不用沮丧。”

孙元却不以为然:“马总督说得在理,但是,要想拿下永城,也不知道还需多少时日。一月两月,还是半年?”他心中有些郁闷起来。

“此事太初你也不用急。”马士英笑着对傅山说:“青主,你刚从城中出来,且说说永城的情形。”

“啊,青主你进过永城?”孙元大吃一惊。

傅山自得道:“进城简单啊,只要马总督点头,我随时都可以进去。就在前天,我假扮走方郎中混进城去。城中瘟疫横行,正缺医少药。我进了城,贼人欢喜还来不及,又如何会起怀疑之心。呵呵,恰好刘超也身染小恙,听到我的名字,还将我请进府中写了个方子。城中的情形,我却是很清楚的。对了……孙将军,依你看来,城中还有多少兵马?”

孙元想了想,道:“据说,刘超在城中囤了不少粮草,如今又抢劫百姓的粮食,应该还能维持四到五月吧?至于兵马,大战一起,整个永城的百姓都涌进城去,怎么也十万人马吧!”

明朝中期以来经历过一个人口大爆炸阶段,尤其是从弘治年起,直到万历年,各地方的丁口更是打滚似地往上翻。